端午的诗词对联灯谜 端午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对联灯谜端午节诗
己酉端午[2]
风雨端阳①生晦冥②,汨罗③无处吊④英灵⑤ 。
海榴⑥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⑦亦独⑧醒⑨ 。
端午节对联
日逢重五;
节序天中 。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
绿艾悬门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
节启朱明榴图南瑞;
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
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对联、灯谜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99839.html
关于端午节,春节等一系列的灯谜,诗词,对联都有什么啊?急用!!!!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对联,灯谜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对联: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喜看三春花千树 笑饮丰年酒一杯 (春节)
万家灯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元宵)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端午)
入酒菊香由我醉
向秋山色带云看 (重阳)
话中秋,年年岁岁庆团圆 。
迎佳节,神州处处笑声浓 。(中秋)
灯谜
应怜屐齿印苍苔
(传统节日)踏青节
一身正气日月鉴,两袖来风镜高悬
(传统节日)清明
巧夺天工,独具一格
(传统节日)人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市招)音响旧换新

春节消费排第一
(四字常言)年过花甲

摘穷帽,挖穷根,放胆改革观念新
(传统节日)腊八
轻烟散入五侯家
(体育活动)圣火传递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时尚名词)明星见面会
许仙端午掀罗帐,犹如雪水当头倾
(节气二)白露、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