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诗词 谭嗣同的绝命诗( 三 )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 。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憾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惨害于北京菜市口 。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这,是一首绝命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全部所有的绝命诗,是一首在狱中为自己写就的祭死之诗!诗的后两句所写,都是指诗人自己,而不是指他人 。“昆仑”当然不是指人,“昆仑”也没有自比自赋、自狂自傲之义 。而“去留”,我认为不是有些人说的,是指一去一留或一生一死 。试想想,“我自横刀,肝胆昆仑”,这所表达的是何等的慷慨和悲壮!而这,不恰是诗人那时的真实心理写照吗?
肢解“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语词和语义,并去寻找两个相应的对应者,这种思路我认为是背逆诗人的原意的 。这首诗的重心不是事况叙说,而是心态叙说;诗的结构,也恰是句句递进,直至末句叹然收尾,荡气回肠!因而,梁启超、符逸公、赵金九以及其他人的解释,本人都不敢苟同 。而所有他们的解释,我认为关键的都在于误解了“去留”一词 。
另外要指出的是,“仑”和“根”韵母发音的差异(现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诗吟咏时(现代)的艺术效果,虽然其仍合格律诗的用韵要求(古代);倘若都同押“en”韵或“un”韵,那其诗意表达将更是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
【注释】
对该诗句的解释,赵文引述的观点有:
⑴ 梁启超认为“两昆仑”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
⑵ 符逸公认为“两昆仑”指谭嗣同自言生也昆仑,死也昆仑;
⑶ 有人认为“两昆仑”指谭嗣同的两个仆人 ,古人亦谓仆人为昆仑奴;
⑷ 有人认为“两昆仑”指大刀王五和拳士胡七 ,俩人都曾教过谭嗣同学习昆仑派武术;
⑸ 有人干脆认为不可解(——榛案:这应当不可能无解,谭写此句诗时一定有他的语义) 。
跪求关于勤学、坚强、创新、奉献的名人事例(各三个)300字左右勤学
1.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
2.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
3.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
4司马光警枕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