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诗词佳作 描写春分节的历代诗词有哪些佳作( 二 )


---清风笑豪情 。
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
和端午 (张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 。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 。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 。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 。葵蒿三四花 。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编辑本段]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
[编辑本段]敬老节
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
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但于1989年时修改.
[编辑本段]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 。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 。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