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诗词赏析 古诗咏梅作者王安石( 九 )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 。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 。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 。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 。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内容赏析内容赏析: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 。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 。春归是梅花在风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飞雪中所迎 。在风雨中送走春天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在飞雪中迎来春天时,梅花却正吐艳 。
“风雨”、“飞雪”喻指当时所说的修正主义和国际上的反华浪潮以及当时中国内的严峻形势,由此衬托了梅和梅花不畏风雪严寒的强大生命力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承“飞雪”写出,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花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梅花不仅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开放,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 。
“俏”字用得很精彩,既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象征中国共产党人坚贞美好的情操和敢于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动势力勇敢斗争的精神 。作者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全新的,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
下阕是对无私无欲的梅花的礼赞 。
首句承“俏”字写出,俏丽的梅花开放于寒冬之时,它是春天的信使,预报春天就要到来,当春天真正到来时她已经飘零了 。这就是梅花乐于奉献的性格,所以作者说梅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俏”字浓缩了千种生机,万般气,是这首词的诗眼,是新时代梅花精神风貌的外现 。“俏”字也是上下阕之间过渡的桥梁,使整首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两句,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 。写出了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
“笑”字写出了新时代梅花谦逊脱俗的品质,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地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 。新时代的梅花形象象征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
咏梅诗词赏析 古诗咏梅作者王安石

扩展资料
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译文:
品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写了这首词 。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
名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61年,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 。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 。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一首词 。
名家点评
现代诗人臧克家《读〈卜算子·咏梅〉》:毛主席所咏的梅花,格调完全不同 。在风雪连天、冷冰百丈的环境中;她花枝俏丽,十分精神,最先向人间报告春天的消息 。等到大地春回,百花齐发,她在花从中发笑,欢乐地和大家一道共同享受这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 。
咏梅,是梅花的赞歌 。梅花的形象和风格,可以使我们想象到坚持真理、英勇卓绝的革命者的高贵品质 。这首词,写得很蕴藉,句子极俏丽,使人一读再读,越咀嚼,越有味 。
诗词典故
这首咏物词是运用逆向思维写作的典范 。词前序中说的“反其意”是读者进入这首咏梅词艺术境界的极佳通道 。
陆游当时主张北伐,皇帝不信任他,朝廷中主和的投降派又排挤、攻击他,他难酬壮志,伤感悲凉,便作了《卜算子·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