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诗词 形容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诗句(12)


《苏氏家语》孔子家的儿子不挨骂 , 曾子家的儿子不耍脾气 , 这是家庭善于教育的结果 。
●我教子 , 惟一经 。勤有益 , 劝无功 。
宋·王应麟《三字经》我教育儿子的 , 就靠一本经书 。勤奋才有所成就 , 只知游玩儿戏是没有益处的 。
●遗子黄金宝 , 如何教一经 。
《神童诗》留给子孙金银财宝 , 不如教他们熟读经书 。
善教·利导
●视其所以 , 观其所由 , 察其所要 , 人焉庚哉!
《论语·为政》看看他的动作、行为、观察他处理经手的事情 , 细审他的习性和存心 , 那么他什么都显露出来了 。
●中人以上 ,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 不可以语上也 。
《论语·雍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 , 可以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 , 就不能讲过于高深的学问 。说明教学要因材施教 。
●善待问者如撞钟 , 叩之以小则小鸣 。
《礼记·学记》善于回答别人的问题的人 , 象敲钟一样:轻轻地敲就小声响;重重地敲就大声响 。比喻回答问题要难易适度 。
●使人不由其诚 , 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 其求之也佛 。
《礼记·学记》悖:背理 。佛:通“弗” , 不 。“佛” , 又作“拂” , 相逆的意思 。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 有成德者 , 有达财者 , 有答问者 , 有私淑艾者 。
《孟子·尽心上》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如及时雨沾溉万物 , 有成全道德品质的 , 有培养才能的 , 有解答疑问的 , 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私自学习的 。
●弟子问仁 , 仲尼答之 , 人人异辞;盖因事托规 , 随时所急 , 譬犹治病之方千百 , 而针灸之处无常 。
晋·葛洪《抱朴子·喻蔽》用针灸治病因不同的病而针不同的穴位 , 喻孔子教人亦是因材施教 , 因人而异 。
●《论语》问同而答异者至多 , 或因人材性 , 或观人之所问意思而言及所到地位 。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指出《论语》中之所以所问相同而回答不同 , 是因人施教 。
●孔子教人 , 各因其材 , 有以政事人者 , 有以言语入者 , 有以德行人者 。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各因其材:意为都能因材施教 。
●教学之法 , 本于人性 。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教学的方法 , 要依据各人的个性 。
●戒之以祸 , 不若喻之以理;喻之以理 , 不若悟之以心 。
宋·吕祖谦《东莱博义》用祸福来告戒别人警惕 , 不如用道理来说服教育 , 使之从思想上明白道理 。
●滞者导之使达 , 蒙者开之使明 。
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思想迟滞的人诱导他使他通达 , 愚蒙不懂的人开导他使他明了 。
●圣人之道 , 精粗虽无二致 , 但其施教 , 则必因其材而笃焉 。
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圣人的道理 , 精深与浅显在本质 上是一致的 , 但在施行教育的时候 , 就必须因学生的才而施教了 。
●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 。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说明要因材施教 。
●圣人施教 , 各因其材 , 小以成小 , 大以成大 , 无弃人也 。
宋·朱熹《四书集注》圣人施行教育 , 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的针对性地进行 , 资质和才能小的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 , 资历质和才能大的就培养成高一级的人才 , 所以说不会有不堪造就而要遗弃的人 。
●人之资质有高下 , 工夫有生熟 , 学问有深浅 , 不可概以此语之 。
明·吕经野《答学生问阳明良知教人》人的资质、工夫、学问各有差异 , 不可一概而论 。
●圣人教人 , 或因人病处说 , 或因人不足处说 , 或因人学术有偏处说 , 未尝执于一言 。
明·吕经野《答学生问阳明良知教人》圣人教人善于针对对方的毛病 , 不足或偏颇之处而施教 , 未曾只执着于一种讲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