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诗词 形容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诗句( 六 )


宋·张载《学大原下》人们均有学好某此本领的要求 , 这怎么能责备他们呢?因而就必须要求循序渐进地教导他们 。
●君子教人有序 , 先传以小者近者 , 而后教远者大者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有德者教人循序而行 , 先传授小和近的方面 , 而往后就教授深远和宏大的方面 。
●童子以记诵为能 , 少壮以常识为本 , 老成以德业为重 。
宋·陈亮《赋武川陈童子序》少年儿童以记忆背诵为能事 , 青壮年以学问见识为根基 , 阅世深的老人则以进德修业为重要 。
●方其幼也 , 不习之于小学 , 则无以收其放心 , 养其德性 , 而为大学的基本 。
宋·朱熹《小学辑说》小学:蒙童学的文字学 。大学:四书五经一类的学问 。刚所幼时如不熟习文字学 , 则无法凝聚其散漫的心志和涵养其德性 , 而打下进一步学习儒家“四书”等经典的基础 。
●由纲及目 , 由浅入深 。
清·佚名《杜诗言志》卷四纲目:主体部分和分述部分 。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
《论语·学而》自己学习不觉厌烦 , 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
●学不厌而教不倦 。
《孟子·公孙丑上》学习不要厌烦而教人不要倦怠 。
●诲尔谆谆 , 听我藐藐 。
《诗经·大雅·抑》谆谆:教诲不倦貌 。藐藐:疏远貌 。我不疲倦的教侮你 , 你却对我的话不以为然 。
●教不倦 , 仁也 。
《孟子·公孙丑上》教诲另人不知疲倦 , 就你得上有仁爱之心了 。
●为师者不烦 , 而学者有所得也 。
宋·王安石《书洪范传后》做教师的要有耐心 , 不怕麻烦 , 学生才能有所收获 。
●善教者 , 以不倦之意 , 须迟久之功 。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善于教导人的人 , 用不知疲倦的意志 , 达到永久之功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
《礼记·学记》学习才知道知识不足;教学 , 然后知道有困惑;知有不足的地方 , 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惑 , 才能互相促进的 。
●君子壹教 , 弟子壹学 , 亟成 。
《荀子·大略》壹:专一 。亟(jí):急 。君子一心一意地教 , 学生一心一意地学 , 很快就会有成就 。
●大学之法 , 禁之未发之谓豫 , 当其可之谓时 , 不陵节而施工之谓孙 , 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 , 教之所由兴也 。
《礼记·学记》大学的教学原则 , 总是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 , 这叫做预(豫)防;在适当的时候学习 , 这叫做适时;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 这叫做合乎顺序(孙与顺同);互相观察学习 , 吸取对方的长处 , 这叫做观摩 。贯彻这四个原则 , 教学就兴旺了 。
●教亦多术矣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 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
《孟子·告子下》教育也有很多方式 , 我不屑于去教诲他 , 这也是一种教诲呢 。
●学者有四失 , 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 , 或失则多 , 或失则寡 , 或失则易 , 或失则止 。
《礼记·学者》学的人有四点不足 , 教的人一定要知道 。人对于学问 , 有的失于贪多 , 有的失于过少 , 有的失于过易 , 的的失于浅尝辄止 。
●语之而不知 , 虽舍之可也 。
《礼记·学记》经讲解而对方 还不知晓 , 那就应舍掉所讲的东西 。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孟子·尽心下》昭昭:明白 。昏昏:模糊 。贤德的人 , 自己彻底明白了 , 才去把别人教明白 。今天的人 , 自己还不明白 , 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 (怎么能够做到呢?)
●使先知觉后知 , 使先觉觉后觉 。
《孟子·万章上》要使先通晓事理的人去启发尚未通晓事理的人 , 要使先觉悟的人去唤醒尚未觉悟的人 。
●欲明人者先自明 。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要教人明白事理 , 那么自己首先要明白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