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诗词 描写雨声的古诗( 五 )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带“山”字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这些可以么?
描写雨声的句子细雨落在老屋的瓦楞上,那是春天在低声细语,讲述一路走来的故事 。滴水檐望着地上的石缝,用精心积攒的一滴滴水珠在石板上奏出一串串的平平仄仄 。树影摇曳,张开一片片叶子迎接紧一阵慢一阵梳理 。
菩萨蛮(雨声不断垂檐竹)
年代:宋
作者:赵彦端
作品:菩萨蛮
雨声不断垂檐竹 。清歌唤起清眠熟 。洞户有馀花 。同倾细细霞 。酒行如过雨 。雨尽风吹去 。吹去复盈杯 。一春能几回 。
听 听 那 冷 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