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诗词五首注解 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

【七下语文诗词五首注解 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 , 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 , 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 , 欲辩已忘言 。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所有古诗一、《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 , 竹中窥落日② 。
鸟向檐③上飞 , 云从窗里出 。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
③檐(yán):房檐 。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霭 ,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 , 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题解: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 。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 , 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 , 自成一格” 。
七下语文诗词五首注解 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

二、《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 , 弹琴复长啸② 。
深林③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诗词注释: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 , 篁是竹林 。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
③深林:指“幽篁” 。
译文:
月夜 , 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 
间或弹弹琴 , 间或吹吹口哨 。
竹林里僻静幽深 , 无人知晓 , 
却有明月陪伴 , 殷勤来相照 。
三、《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译文:
之一:
峨眉山上 ,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 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 , 多么思念啊!
之二: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 , 我乘着小船 , 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 , 像一个好朋友一样 , 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 , 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 , 使我思念不已 。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 , 即今青衣江 , 在峨眉山东北 。
3.发:出发 。
4.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
5.下:顺流而下 。
6.渝州:今重庆一带 。
7..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驿 , 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 , 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四、《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五、《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 杳杳钟声晚 。
荷笠带斜阳 , 青山独归远 。
注:选自《刘随州诗词集》(《四部丛刊》本)卷一 。灵澈上人 , 唐代著名僧人 , 本姓杨 , 字源澄 , 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 , 后为云门诗僧 。上人 , 对僧的敬称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 。他即景抒情 , 构思精致 , 语言简练 , 朴素秀美 , 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
【苍苍】深青色 。【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杳(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荷笠】背着斗笠 。荷 , 背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