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 感受诗词的魅力200( 三 )


阳的魅力之所在 。让我们再来读读两句话,读读这首诗,品一品这无与伦比的“铺”字!回味回味这江水一半是绿,一半是红的壮观景象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总是停留在对诗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上,或只是把诗人的思想简单地灌输给学生 。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始终无法在古诗词学习中走得更远 。
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指引学生去对古诗词语言的品味是一条必经之路 。毕竟,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美韵是要“品”出来的 。
三、想——古诗词意象之美
想,即“想象” 。中国的古诗词有着丰富意象,这也决定了古诗词深沉的内涵和表达的含蓄 。如何把诗歌的浑厚内在传达出来,让学生与古诗词来一起做一个
深呼吸?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美的感悟 。如何引领学生去感悟古诗词意象之美呢?我认为,除了“想”,别无其他佳径 。
看看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一词时是怎样让学生在想象之中感悟古诗词意境的吧!
伴随着如袅袅轻烟似的丝竹民乐《琵琶语》,王老师开始了: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进纳兰性德的故园 。我们去看一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
生1: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他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 。家乡一片生机勃勃 。
师: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他看到的,你们看到了哪些?
生2:我看到了晚上,月光皎沽,星星一闪一闪的 。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圆圆的月亮,鸟儿也不再“唧唧喳喳”地叫,只听见外面“呼呼”的风声,花儿合上了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夜晚 。你看到了——
生3: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又玩起捉迷藏的游戏 。汉子们正往家挑着水,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喝酒聊天 。
可以说,“想象”是古诗词教学的生命 。缺乏“想象”的一堂古诗词教学课,必将会使堂课变得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王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使得教师与文
本,课堂与文本浑然一体,当学生置身其间时,必然会与课堂的意境也浑然一体了 。这么一个依托“想象”而整合而成的意境,能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其实,我们真的要感谢我们的祖先,是他们为我们创造这么一种让人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而不乏美韵的文学形式 。
古诗词是“美”的,我们要以“美”的方式来让其展现在我们学生的面前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的那样,让我们的学生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我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几件事的记序作文我喜欢独自听歌 。戴上耳机,或扭开音箱,调好音量,闭上眼睛 。四周一片黑暗,仿佛处于无知的混沌之中 。这时一缕歌声飘来,宛如眼前拂过一丝清风,掠过一片白云,飘过一阵春雨 。倾听音乐,需要我们屏住呼吸,用心灵去感受 。听歌者述说心中的故事,感受着音乐长河中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想想自己曾经的感受、现在的心情,任凭情绪汹涌成汪洋,任凭思想在时空中穿棱,久久停留其中 。当音乐向我耳膜涌来时,沉默是我的常态,也是我最爱的一种状态 。听歌大多数是在平静的时候,当然在大悲大喜的时候听歌,别有一番滋味 。听歌是一种心情的宣泄,音乐像一位朋友,在你寂寞孤独时给你讲述他的经历;也可以在你激动或悲愤时抚平你的心情 。你完全可以释放自我,全身松弛在舒缓的节奏里,慢慢地动情,随之神游 。歌曲我是会认真选择的 。好歌可以让你动情,烂歌只能让你倒胃口 。安静的时候,挑张喜欢的专辑放放,闭目养神,细心玩味,无论曲子是舒缓还是激烈,是传统还是现代,是普通还是经典,是出自无名小卒还是音乐大师,甚至连能否听懂都不重要 。只要自己喜欢,那就是最好的音乐 。最近我迷上了听英文歌,细碎的歌曲,连绵带过,不全听懂,却留给我流水般透明干净的感受 。悠扬声中,缓缓的情调,又带给我恍如隔世的体会 。我喜欢把一首歌反复地放着,只想沉浸其中,感受其恒久的宁静 。陶冶情操、感悟真情,忘却烦恼,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