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冬天

家乡的冬天(一)
冬天,是哪个地方都有的季节,可家乡的冬天则为家乡所独有 。
家乡的冬天,是一个有着近一年中的一半的漫长季节 。在这个漫长的季节里,人们在室外见不到一点儿绿意,看到的只是满视野的白雪,听到的只是满耳的北风呼啸,穿戴着的只能是厚厚的棉衣、棉鞋和皮帽 。
家乡的冬天,是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是许许多多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
在那里,在那个季节,人们管它叫隆冬 。
在隆冬,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大雪 。一提起雪,人们便想到雪花,那种六角的,有着梅花般美貌的,但那是在江南,或在诗人的眼里 。在我的家乡,那是花,那不是雪,家乡的冬天只有成团的雪或如坚冰一般的雪 。是那种一团一团的,软软的雪,老乡叫它绵花套子 。还有就是那种一粒粒的,硬硬的打在人脸上疼得像针扎一样的雪 。
家乡的冬天(二)
无意翻开日历,"小雪"了,突然想起家乡的冬天!
家乡的冬天似乎来得比城里早些 。割稻子时,我赤着脚,一开始不敢下田,在父亲的鼓励和沉甸甸稻子的诱惑下,我把脚伸进了泥田里,感受到了一丝丝寒意 。稻子熟透了,母亲把它放在阳光下暖暖身子,在谷仓里可以过个舒适的冬天;挖红薯时,我光着手,打着寒颤,小心翼翼地把它从枯了的红薯藤上掰了下来,生怕惊醒了它们的梦 。父亲用肩上的摇篮,把它们安顿在屋后的红薯洞里,那里可以让它们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大概在这个时候,家乡的冬天就开始了吧!
家乡的冬天是会有风的,但你很难听到呼啦啦的风声 。家乡的风脾气好得很,尤其是在这冬季,舍不得吹冻了没有电热毯的乡亲,吹坏了没有空调的老人 。只是快要下雪了,风儿提醒着老黄牛早些回到牛栏里,提醒大肥猪们用平日里拱地的嘴衔卷稻草 。牛累了一年又一年,父亲怕它冻着,给牛栏里的窗户上蒙上一层塑料薄膜,给牛捎去一大堆稻草 。老黄牛一边把它当成点心,一边把它当成棉被 。母亲更是于心不忍,像唤孩子一样,把大猪小猪一起呼回家中,厨房里的灶膛前便是它们温暖的家了!
吃过午饭,风儿的脚步急促了许多,天愈来愈暗,快要下雪了 。母亲怕我们冻着,生起一大盆栗炭火 。红红的栗炭火苗,夹杂着噼里啪啦的声音,让屋里顿时暖意融融!母亲和几个婶子一起围坐在火炉旁,做着针线活,有说有笑 。透过窗户,鹅毛般的雪花丛天宇洋洋洒洒翩翩飘来 。我总想着,一定是有位漂亮的仙女,在高高的天上,一手托着神奇的宝盆,一手悠扬地撒起花来 。你看,这分明是花儿,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略带着淡淡的清香 。这个时候,最兴奋的是我们小孩子,一个个冲出家门,与纷纷扬扬的雪花一起舞了起来,早就忘却了寒冷 。一开始,羞涩的大地还不敢接受这带着仙女体香的"花儿",在伙伴们朗朗的笑声里,它们把"花儿"偷偷地化成水融进心田里,再偷偷地跟着我们一起乐 。树儿最勇敢,它知道这是冬的精灵,它还知道,它不像大地有那么宽阔的臂膀,若不趁早大大方方,更多的"花儿"还是会投入大地的怀抱 。等到我们头上都冒着热气了,田野里,地面上,瓦屋顶,雪儿渐渐地厚了起来,多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