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唐朝的古诗??( 三 )


唐朝谁的诗最好 边塞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 。如此名流,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 。幸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的发现,提供了王之涣的一些情况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详细介绍: 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 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诗句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送别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凉州词二首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宴词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九日送别
唐朝著名四大诗人 【唐朝著名四大诗人如下】: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 扩展资料1,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传世 。作品 :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 。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 。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绝唱留存 。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 。2,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 。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 。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 。有《杜少陵集》 。经典作品: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代表作: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代表作: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