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有关的诗句( 三 )


提金陵渡这首诗的诗词是什么《题金陵渡》
连载: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作者: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
【注解】:
1、金陵:南京 。
2、津渡:渡口 。
3、瓜州: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
【韵译】:
在镇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楼,
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 。
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
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
【评析】:
??诗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 。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三、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闪烁 。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 。有人以为是写乡愁情思的 。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确实难断 。我们暂且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 。
金陵十二钗正册的诗词是什么

【与金有关的诗句】

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才自清精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贾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
金陵十二钗的名字能联成一首诗和一副对联,是什么啊1、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首诗写的是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这两句先是暗示了晴雯的名字,同时也就其命运做了一个总体的暗示,暗示晴雯结局也必如彩云般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这两句是说晴雯虽然有着不俗的志向,但可惜身份只是一个小丫头,主要点出了晴雯的性格特征,在后面的描写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晴雯这个人物确实同其他的丫鬟不同,我想还是在于她高洁的志向吧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这两句则是具体暗示晴雯年幼早夭,而原因则是由于"招人怨"和"毁谤生",即别人对她的嫉妒和诽谤 。关于这点,我想讲两句我个人的看法,"毁谤生"指的是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给晴雯下了绊子,而"招人怨"究竟是泛指,还是指的袭人,我在这里就不好妄下评论了 。最后一句"多情公子空牵念"则是指宝玉对晴雯的感情了,其中也有着让人无可奈何的辛酸 。2、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首诗讲的是袭人 。"温柔和顺"和"似桂如兰"是袭人的性格特征,而前面加上了"枉自"和"空云"两个字,则是暗示袭人最终也难以得偿她做姨奶奶的心愿 。至于后两句,则暗示袭人最终的命运,袭人最后是要嫁给蒋玉菡的,因此说"优伶有福""公子无缘" 。以上两首诗出自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在这里我提一下,《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都是小姐或者主子之类的人物,而副册中是姨娘,又副册中则是丫鬟 。3、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香菱,由于香菱是薛蟠的姨娘,因此将其列入"又副册" 。这首诗先是暗示出香菱的名字,然后作者对其命运的评价是"实堪伤",香菱从前的名字叫英莲(即应怜),作者在这里再次暗示了香菱的命运凄惨 。而"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则是暗示香菱最后将被折磨致死,而"两地孤木"则是一个"桂"字,因此后四十回中香菱被夏金桂逼死的遭遇与这首判词是吻合的 。4、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两首诗词都是讲的宝玉、宝钗和黛玉三者的爱情悲剧 。"停机德"指的是宝钗,"咏絮才"指的是黛玉 。而"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则暗示虽然最终宝玉会和宝钗成婚,但心却永远留在了黛玉那里,而宝钗则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 。下一首《终身误》含义与前一首诗相同,不再赘述 。其中"金玉良姻"、"晶莹雪""齐眉举案"指的都是宝钗,而"木石前盟"和"寂寞林"指的是黛玉 。5、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首词堪称《红楼梦》诗词中的经典,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 。宝玉是上界的神瑛侍者,黛玉则是绛珠仙子,为还宝玉一生的眼泪而下界,因此这首词的悲剧意味很浓 。同时,作者也暗示二者的爱情最终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这首词字面意思不深,但含义隽永,感情真挚,需要好好体会 。6、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两首诗词写的是元春 。元春在《红楼梦》中出场不多,但却是一股可以在背后操纵贾府命运的力量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暗示了元春在宫中的地位,即后面所写的贵妃身份 。"三春争及初春景"这句则是说迎春、探春、惜春都没有她这样好的命运,可她最后的命运又是怎么样呢?也不过是"虎兕相逢大梦归"而已 。关于"虎兕相逢"这几个字,按有些红学家推测该是暗示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或者特定的事件,导致元春的死亡,在此可不必过多理会 。至于后一首《恨无常》,含义与前面那首诗相似,其中加入了元春(或者说作者自己)的评论和劝戒 。7、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这两首诗词写的是探春 。前两句先是写出了探春的才华和志向,可惜生不逢时,正是赶在贾府即将走向衰落的"末世" 。至于后两句,则暗示了探春最后的结局是远嫁 。探春的命运在书中暗示的是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如在宝玉过生日的时候,探春抽签的判词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是又一次对探春命运的暗示 。8、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