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夜枕上作》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三 )


点绛唇的原文,译文,作者简介,作者背景,诗词赏析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代: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译文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
蹴:踏 。此处指打秋千 。
慵:懒,倦怠的样子 。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 。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
倚门回首:这里只是靠着门回头看的意思 。
赏析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 。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 。“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 。“纤纤手” 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 。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柳永的词10首附赏析不容易啊,终于找到了九首,第十首实在找不到了 。柳永词兼赏析 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 。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乐章集》 。1 雨霖铃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 。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 。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 。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 。楚天:南天 。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 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 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 想别后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 。念宵酒 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 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此去"以下,以情会 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 2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 。(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 。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3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