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轼诗词的评价( 三 )


你是怎么评价苏东坡的诗词的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他的诗和文章 。苏轼继柳永之后 , 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 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 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 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
他将传统的主要表现风花雪月和男女情爱的女性化词扩展为可以表达男性化的豪情之词 , 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同时将词范围扩大 , 不仅可以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 , 还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 , 无意不可入的 。词与诗一样 , 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苏轼把词正式地引入文学殿堂 , 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
苏轼开启了豪放派词风 , 但并不表明他的词的风格都是豪放风格 , 其词现存的362首词中 , 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的新风格 , 如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作 。
总之 , 苏东坡的诗词题材广泛 , 风格多样 , 主要以豪放为主 , 兼具各种风格 。
对苏轼的看法历代名人对苏轼的精辟评价:
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 , 因难以见巧 , 故极工 。余则以为不然 。彼其老于文章 , 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文章妙天下 , 忠义贯日月 , 真神仙中人 。
苏辙:其于人 , 见善称之 , 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 , 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 , 而不顾其害 。用此数困于世 , 然终不以为恨 。
黄锦祥:“东坡乃文星旷世 , 曜耀寰中 。”
晁无咎:苏东坡词 , 人谓多不谐音律 。然居士词横放杰出 , 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
赵昚:忠言谠论 , 立朝大节 , 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
刘辰翁:词至东坡 , 倾荡磊落 , 如诗 , 如文 , 如天地奇观 。
王士祯:汉魏以来 , 二千余年间 , 以诗名其家者众矣 。顾所号为仙才者 , 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 , 则东坡似太白 , 欧、秦似摩诘 , 耆卿似乐天 , 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
对苏轼的评价?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 宋词豪放派创始人 。他的诗内容广阔 , 风格多样 , 而以豪放为主 , 笔力纵横 , 穷极变幻 ,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 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诗风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 能反映民间疾苦 , 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 , 对后代很有影响 。
其性格率真、孤傲、豁达、超脱 , 有理想 , 有抱负 , 有政治见解 。
苏轼为人所少知的宋词及其评论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 ,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 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文赏读】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 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景 , 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 , 谈人生哲理 。属于即景生情 , 而非因情造景 。作者自有这种情怀 , 遇事便触发了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 亦曰螺师店 , 予买田其间 , 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 , 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 , 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 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 。雨点穿林打叶 , 发出声响 , 是客观存在 , 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 , 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 , 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 , 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主脑 , 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 。先说竹杖芒鞋与马 。前者是步行所用 , 属于闲人的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 , 途经庐山 , 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 , 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 , 人人识故侯 。”用到竹杖芒鞋 , 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 。而马 。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 , 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两者都从“行”字引出 , 因而具有可比性 。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 , 用一个“轻”点明 , 耐人咀嚼 。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 , 轻巧 , 轻便 , 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 , 拖泥带水的 , 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那么 , 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 , 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 , 是达则兼济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因反对新法 , 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 , 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 , 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 , 得免一死 , 谪任黄州团练副使 , 本州安置 。元丰三年到黄州后 , 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 , 深自闭塞 , 扁舟草屦 , 放浪山水间 , 与樵渔杂处 ,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被人推搡漫骂 , 不识得他是个官 , 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 , 人人识故侯” , 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 。这种心理是奇特的 , 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 。“官”的对面是“隐” , 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 , 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 , 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 , 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 , 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 。这里的“一蓑烟雨” , 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 , 而是说的心中事 。试想此时“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了 , 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 , 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 。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 , 到九月作《临江仙》词 , 又有“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馀生”之句 , 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 , 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 , 放浪山水间 , 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 , 他是这一种心事 , 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 , 用语虽或不同 , 却可以彼此互证 , “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 , 也是可以了然的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 , 是写实 。不过说“斜照相迎” , 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 。词序说:“已而遂晴 , 故作此 。”七个字闲闲写下 , 却是点晴之笔 。没有这个“已而遂晴” , 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 。写晴 , 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 。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 , 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 , 风雨声 。”“夜雨何时听萧瑟” , 是苏轼的名句 。天已晴了 , 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 , 自有一番感触 。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 , 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 , 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 , 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 , 则如黄庭坚所说的 , “病人多梦医 , 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 , 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 , 苏轼于此想得更深 , 他说无风雨更好 。无风雨 , 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 , 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 。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 , 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江湖上 , 即使是烟雨迷蒙 , 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