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古诗( 三 )


读诗词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精髓

【爱国古诗】

一、首先关注诗歌的题目 在诗歌鉴赏中,对诗歌的题目进行关注,有时会获得出乎意料的帮助 。如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的诗题就直白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作,再对诗歌的内容细加分析,我们就清楚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惜别之情 。再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题名点明时间、地点,为我们理解内容作了铺垫 。白朴的《天净沙·秋》题名交代了作者所描写、咏叹的季节,为我们的分析指明了方面 。可见,分析诗歌不能忽略从题目入手 。二、其次关注诗歌的作者 诗歌作品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也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推行新法受到挫折,辞去宰相职务,回到金陵家中闲居时所作 。当时的王安石绝口不提国事,终日的游山玩水,关心农事 。诗歌描写了诗人所居住的乡间优美的自然景色和闲适的乡村生活,反映了诗人在辞去一切杂务退隐后的淡泊与宁静的心情 。不了解作者的这段经历,也许你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在褪尽繁华过后的悠然与宁静,也许也就将这首诗当作是一首普通的描写山村景物的诗歌来赏析 。另外,分析诗歌,如果能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也会对我们鉴赏诗歌带来一定帮助 。如我们了解了苏轼“词开豪放一派”,那么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志在杀敌卫国的爱国热情和豪迈的英雄气概就易如反掌了 。了解了李清照的词婉约凄切,那么理解《一剪梅》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又有何难处呢? 当然也应该注意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 。比如苏轼是北宋豪放词派之首,但是他的诗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却是写得清丽温婉 。三、再者用想象和联想手法去理解诗歌 诗人创作诗歌的重要手段是想象和联想,运用想象和联想来创造意象 。那么,要理解诗歌,也要凭借想象和联想 。这些想象和联想很可能对深入理解诗词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理解这句诗句的时候,我们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马上就会在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沉船旁边,有千舟扬帆驶过;老病倒下的枯干前,有万树郁郁葱葱”,再展开联想,作者不会只是在说“沉舟”和“病树”吧?对了,应该说的是作者本人对未来人生的一种信念 。再联系之前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感慨,我们读出了作者情感的转变,也读出了作者在困境中坚忍不拔的意志 。
如何很好的去学习语文古诗词和赏析古诗词,还有如何使自己成为高这个,很大一部分靠的是平时的爱好和积累 。
个人的感悟能力也很重要 。如果你平时就热爱语文学习,喜欢诗词的话,成绩应该不错 。
积累来说,如果你平时看看诗词赏析之类的书籍(现在一般书都带着个),或许考试能侥幸碰到 。即使不会碰到原诗,类似的也可以套用 。
应试:
比如一些物象有固定的意义,柳表示送别 。月表怀人 。落红伤春等等 。。
公式:内容+形式 。
如,词句用了xx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借物抒情等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般的套子话要记得几句,什么思乡之情,爱国之情等等)
不过现在培养也来得及,给你推荐基本很好的诗歌鉴赏类的图书,不是单纯的鉴赏,很好看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不遇倾城色》,《昨夜闲潭梦落花》(你可以搜搜看,“漫漫古典情系列”,很好看 。不是单纯的赏析,以故事开始,看完之后或许你会喜欢上中国的诗词)
我前几天在当当网是看,一本才15,16元 。很便宜 。比市场价便宜很多,还免运费,不错(*^__^*) 嘻嘻 ~~
文言文阅读你要多看,如果你发现高中人物传记类的很多,很多都选自《史记》(初中很多选自《世说新语》),如果知晓历史 。对人物相关的情节熟悉自然就方便很多 。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要记住,特别是平常不常用的,很有典型的 。
如《劝学》里最后的”用心一也“ 这里”用“ 的意思就是”是因为'很值得注意 。当然如果你把课下注释背过虽然工作量大了点,但绝对很有用 。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o(∩_∩)o
如何将诗句运用到作文中在描写景物时可以用;在抒发感叹时可以用;在总结文章中心思想时可以用 。。。托物言志{借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借物喻人{借某种事物来赞美一些人}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多读多记,理解意思,才能不落不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种地步 。例如一篇网上的作文:北方 。冬日 。弦月 。霓虹 。第一场雪开始飘散 。一个人坐在一帘雪雾的背后,听雪落的声音 。飘坠的枯叶很快被积雪掩盖,如同一粒微尘瞬间消失,随同我的记忆,一起沉沦 。似乎每一年的冬天都是这样度过,蜷缩在自己温暖的小屋,点一盏袅袅的灯,听着音乐,啜着热气腾腾的茶,读着喜欢的书,看着窗外滑过的风霜雨雪,一年一年,周而复始 。我愿就这样栖息在自己的城堡中,静静地看岁月年华,如水流逝 。不知岁月的痕迹,是否已挂上了我的脸,是否已刻在了我的心头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的眼睛不再如雪花般清澈 。多年后的一场大雪,是否会记取当年那个雪幕后的女子,曾经的过往,如雪的心事 。抬眼望路上的行人,个个脚步匆匆 。冬至还未到,此刻的寒冷尚不算刺骨,想必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路上,看那些将落未落的残叶飘摇欲坠,会感到稍许的凄凉,会顿觉家的温暖,会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 。又想起了那句古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想到这,便不由得想笑,不是笑别人,而是自己 。终日坐在屋中胡思乱想,真实与虚幻已模糊得分辨不清,许多情景明明从未经历过,也永难实现,却又不可名状地熟悉与惊悸 。仿若心中生出了翅膀,穿越时空,飘飘荡荡,替我飞过了一程又一程 。原来想象也可以如此真实,也可以如此荒唐 。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首老歌:把情感收藏起来,让回忆留下空白,忘了曾经拥有的过去,永远永远不再说爱……喜欢这些淳淳的老歌,只言片语便解尽所有的忧愁 。当年飘渺的诺言,能实现的会有几句?不得而知,也无力证明 。只是知道它再也带不来丝毫的兴奋或是晕眩,便如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美丽属于她只有一瞬,狂风吹散,繁华落幕,一切归于空无 。月色雪影摇窗而入,洒在窗畔桌前,洒上我的额头,沁润我的灵魂 。指尖再度飞舞,倾诉她的寂寞 。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只是这样的游戏规则无常,这样的梦,看得到彼岸,却无法泅渡 。这场戏很精彩,该上演的时候上演,该落幕的时候落幕 。这场游戏很无奈,从清晰到模糊,从春花到秋露 。如风一缕,雪一幕,随意沉浮,不知方向如何,不知终点何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匆匆》让我叹息不已,原来一切注定匆匆,穷我一生,也无法追逐 。诗,文学领域中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一颗华彩四射的瑰宝 。她有着耐人寻味又绮丽独特的风格——诗的洒脱,诗的含蓄,诗的飘逸,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婉约……诗是文学的精华,是生活的缩影 。诗言志 。因诗本身 重在反映诗人的品格、志向,则诗的品位更取决于诗所言志的价值 。无论是曹操的《短歌行》,还是陆游的《书愤》,或是反映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心情,或表达作者重新立誓报国的情感 。无怪乎朱自清先生誉“诗言志”为我们诗坛“开山的纲领” 。诗缘情而绮靡,诗常寄深情于诗境,正所谓“诗以情为主,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无论是杜甫的《登高》还是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前者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独的复杂感情,后者表明了诗人开风气之先的乐观思想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诗的本职应在抒情” 。读诗,常人皆爱之 。而读诗重在悟诗,惟有用心去品味,用情去感受,才能真正悟出超凡脱俗的诗韵!我心目中的春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一年又一年这样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重复着,重复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每当挨到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冬,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 我爱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越发变得葱绿了,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远处看时感觉嫩绿嫩绿的,而走到近处时,却看不出一点儿绿.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吧! 我爱春天.春天代表着绿色,绿色却又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我爱春天.当淅沥沥的春雨从天而降时,我总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特别是春雨过后,空气清新得很,彩虹也随之绽开笑脸.我国民间有关于晴雨预测的农谚,象"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有大收"等.也有关于春雨的诗句.比如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中的"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一年之计在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作为四季的开始,必然会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要想写出带有诗句的好文章,必须要:一、 精选,古诗积累中的精华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 。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但我们发现,在“厚积”的过程中,尤其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今天,许多老师开始一股脑地把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等提供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