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时候类似诗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宋·刘清夫《玉楼春》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什么意思?
意思: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
出自:宋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原诗: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释义: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扩展资料 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
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
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
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 。
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 。
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
李清照对诗词的分界看的很严格,她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
主张词必须尚文雅,协音律,铺叙,典重,故实 。
李清照将婉约词派推向了新的高峰 。
同时通过描写个人的苦难遭遇,反映出两宋之交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悲剧,创造了“易安体”风格特点:以寻常语入词;格调凄婉悲怆;倜傥有丈夫气 。
李清照前期词风婉约,委婉含蓄 。
后期因历经国破家亡、丧夫等之痛,词风转为孤寂凄苦 。
作词特点为音律和谐,善于白描,刻画细腻,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用典妥贴,善用叠字、叠句和对句,喜以浅白之字和寻常之语入词,浅近自然 。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文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作家 。
纵观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的创作,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委婉含蓄的意境以及新巧的艺术手法;其表现形式、思想内容、意境和谐展现出的美学意蕴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给现代女性文学的创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凄凄惨惨戚戚,完整诗词是什么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话译文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 。
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 。
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

【乍暖还寒时候类似诗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扩展资料: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