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时候类似诗句( 二 )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
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
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
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 。
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
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黑”字不许第二人押 。
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近时李易安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起头连叠七字 。
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声声慢》
请诗词高手提供一些“冷清”方面的诗词!
声声慢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道寒流噬大荒,故园梦里动心伤 。
灯前寂寂萍身冷,栈外清请楝树黄 。
昔日酒丰招贵客,经年财尽送秋娘 。
重阳日日天涯上,风雨萧萧入夜凉 。
[无题]陈聚元
李清照前期有那些诗词?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
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
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 。
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 。
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 。
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 。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
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
这首诗词名字全诗诗意是什么?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一】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 。
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 。
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
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