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 四 )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
”(《遣怀》)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说:“句句是咏景,句句是言情,说到酸心渗骨处,读之令人欲涕 。
”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乡思亲情深意切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 。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月夜》和《月夜忆舍弟》 。
自古以来,月亮是最基本的母性情结,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诚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杜甫《月夜》)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长安 。
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鄜...
舟过安仁这首诗的诗意
诗意: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扩展资料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 。
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 。
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 。
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 。
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 。
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
诗人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
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
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
表达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和赞赏 。
...
关于月的古诗词?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