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赞美秦淮花灯

一曲笙歌春如海 , 千门灯火夜似昼” 。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 , 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
唐代时 , 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 。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 , 衣以锦绮 , 饰以金银 , 燃五万盏灯 , 簇之为花树”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 ,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 明月逐人来 。”描绘了灯月交辉 , 游人如织 , 热闹非凡的场景 。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 , 长安城市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灯焰 , 鸡踏莲花万岁春 。”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 , 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 , 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值得称道的 , 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 , 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 , 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 , 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 , 灯市更为壮观 。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 , 笙歌处处楼 。”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 , 偏爱元宵影灯戏 。”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 。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 , 花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声动 , 玉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
明代更加铺张 , 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 。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 , 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 。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 ,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 灯烧月下月似银 。满街珠翠游春女 ,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樽开口笑 , 如何消得此良辰 。”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 , 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 , 耍‘火龙’火狮等 。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 , 归德门明列彩屏 , 市火蛮宾余物力 , 长年羊德复仙灵 。月能彻夜春光满 , 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 , 书窗更有万灯青 。”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 , 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 , 四平街外月如霜 。”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 , 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 。历代诗词中 , 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 泪满春衫袖 。”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 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 , 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 ,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 , 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 , 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 , 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 , 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 , 暮然回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 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 , 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 , 《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 , 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 , 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 。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 , 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 , 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
万家灯火
灯火灿烂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
美轮美奂
鬼斧神工
五光十色
金碧辉煌
五彩缤纷
五谷丰登
风调雨顺
虎跃龙腾
万家灯火
明代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 。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 , 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 。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 ,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 灯烧月下月似银 。满街珠翠游春女 ,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樽开口笑 , 如何消得此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