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曲子的诗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赠花卿》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听弹琴》刘长卿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武昌老人说笛歌》刘禹锡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江上琴兴》常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听颖师弹琴》韩愈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 。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郑女弹筝歌》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湘水凌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王仁裕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闻琴》孙氏
诗词曲的资料
诗词曲有关知识一、格律诗的类别格律诗一般有三类,即律诗、排律和绝句 。
就字数来说,一般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
六言律诗也有,但后来很少用,已基本淘汰 。
律诗:八句,以每两句为一联进行声律和词性的对仗,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
每联尾字必需用同韵群的字押韵,即八句四韵,也有首联起句就入韵的格式,叫首句入韵式,即成八句五韵 。
颔联和颈联除了声律的交替和对仗外,词性也要以对偶句形式对仗;首联和尾联词性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
排律:以律诗的要求,十句以上的格律诗叫排律 。
绝句:四句两联,首句入韵式三韵脚,首句不入韵式两韵脚 。
绝句最初叫截句,即截取律诗四句单独成诗之意 。
一、二句词性不对仗,三、四句词性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前半部分;一、二句词性对仗,三、四句词性不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后半部分;一、二句和三、四句词性都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中间部分 。
后因为截句再不可加句,只能是四句,就改称为绝句 。
二、对联的基本原理对联是由律诗的颔联或颈联的形式单独提出来而成的一种联体 。
它完全遵从律诗颔联或颈联的格式,包括声律的交替、对替和词性的对仗,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的定律 。
所以说对联是律诗中的精华,也叫诗中之诗 。
现代对联发展有九言以上的中、长联,但它基本的声律交替、对替、词性对仗、字数相等、内容相联、结构相称、节奏相应的六条就是律诗颔联或颈联定律的延续 。
三、词、曲的律格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
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 。
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每首词都有词调名 。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 。
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 。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 。
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 。
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 。
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 。
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
(4)句式长短不一 。
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 。
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
形容曲子的诗句

诗词曲各一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苏轼《江城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乌江》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曲:谁的梦,向天阙,冷月边关,狼烟走,牧笛来,不见大漠荒原 。
谁的爱,让天下,万方奏乐,金银散,人心聚,还看绿水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