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

家乡的习俗作文(一)
我的家乡是永康市外几十里的一个小村 。早些年,村里的许多房屋是茅草做的顶儿,所以得了茅鼓隆村名 。
要问咱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是哪个?十有八九会告诉你茅鼓节了!茅鼓节算得上是村里的特色节日,更是孩子们的节日 。
每年立秋左右,快到茅鼓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地跑去收茅草 。茅草可是这活动必不可少的原料!刚收的茅草油亮亮的,怎么看都像是打了蜡似的 。茅草摸上去滑溜溜的,可有韧性了!任凭你怎么折,怎么弯,都不会断掉 。茅鼓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茅草编成鼓的形状 。因为在老人们看来,鼓就代表着团圆、平安 。
用茅草编鼓可是有难度的,村里的大人,尤其是老人最会编了,孩子们要想参加活动,就得自己学着编 。编鼓要诀就是要环环相扣,扣紧了,鼓才不会散 。成形的鼓是扁扁的,厚约五至十厘米,鼓面为圆形,直径约二十至三十厘米 。鼓面摸上去光滑,有格子状的斑纹 。茅草的穿法也十分讲究,一根在上,一根在下,还有一根得在中间固定、支撑 。
鼓编完了,就可以往鼓里装上大把的糖了!乡下可没有那些好吃又好看的水果糖、橡皮糖,却有孩子们最爱吃的麦芽糖和皮筋糖 。皮筋糖实际上是跟皮筋相像的硬糖 。糖的外面有一层硬硬的壳,里面却是柔软的 夹心,是孩子们的最爱 。把糖装好,孩子们的工作就完成了 。此时,大人们正在搭舞台,布置活动场地 。
到了立秋当天,孩子们一早就抱着糖鼓出门了 。来到村头的台子上,大家就开始抢夺领地了 。争到了好位置,接到的糖也会越多 。
日上竿头时分,活动正式开始了 。孩子们拿起小木鼓锤在鼓上猛敲一阵 。糖果就从鼓缝里往外掉 。无数的糖果随着一阵阵鼓声落下,真是令人兴奋的一场糖果雨啊!
你瞧,孩子们嘴里含着两三颗糖,手里捏着两把糖,全身上下的口袋全塞满了 。大一些的孩子们利用自己身高优势跳起蹲下,不时还高兴地大声嚷嚷;年龄小的只能跑到台前捡别人掉下的;个别调皮的,直接躺在茅草堆边,张着嘴,等糖自动掉进嘴巴里!
这真是一场欢乐的糖果盛宴!
难怪咱家乡的孩子都爱茅鼓节,都爱这个名叫茅鼓隆的小村子!
家乡的习俗作文(二)
清明节到了,我很想念您----外婆!这只是一个借口,不是清明节,我依然想念您!!
虽然我今天无法赶到外婆的坟前,但是我知道外婆一定是最开心的,因为在今天我们很多亲人都特别的想念您 。
我三月份回家参加了奶奶的七十大寿,去给外婆扫墓,插亲 。感触很深 。
很多时候,我们做晚辈的都是感受不到他们对我们深沉的爱,有时候或许还觉得他们多滤了 。随着我慢慢长大,知道了有很多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比如人的生老病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