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琴的古诗( 二 )


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 。
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
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 。
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 。
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 。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到了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 。
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 。
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
琵琶的结构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 。
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
琵琶的头部,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 。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 。
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作“纳音”或“出音孔” 。
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 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 红木等木料善于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 。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 。
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 。
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 。
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
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 。
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
《琵琶行》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 。
种类有一、五弦琵琶二、南音琵琶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四、水晶琵琶
古琴和其它乐器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
古琴之所以排在第一位,说明古人认为古琴是修养高超的重要形式 。
这也就是古琴区别于其它乐器最重要的地方 。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
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
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
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
有没有跟古筝类似的乐器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
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 。
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 。
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