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伤感的现代爱情诗

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雨
还在下
还没有停的意思
透过窗户
我们仿佛
生活在水帘洞中
让我想起百年孤独里
那场下了几年的大雨
潮湿的房间
身上长出了青苔
一群群鱼游上了屋顶
在这样的雨天
我们打着雨伞
走在街上
踩着积水
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8266.htm?fr=ala0_1_1

跪求,表达爱意的现代诗歌,有小雨这个词《表爱》
钟楼遇雨君,
爱仙驻娇颜 。
小陵吐芬兰,
雨君共白年 。
(首字组句:钟爱小雨)
既短又有意义,还顺口!
本人所作绝对原创,请仔细品味
相信对楼主会很有用
意义非凡,贴切,实在!!!
祝楼主与“小雨”百年好合,天长地久!!
期待中!!!
经典的伤感的现代爱情诗

形容男女之间有缘无分的诗词 1、襄王有梦,神女无心 。——宋玉《神女赋》 。襄王求神女而不得 。此所谓“襄王有梦,神女无心”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徒留惆怅之情,于是题写此诗 。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一个男子,热烈地恋爱着一个已婚的女人,赠送了她两颗表示爱情的“明珠” 。这个女人不能离弃她的丈夫,但这个男子终究已经让她动心和恋恋不舍,于是“还君明珠双泪垂”,并在心中怨叹“恨不相逢未嫁时” 。4、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郊《赠婢》 。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 。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 。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 。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 。5、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无名氏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 见载于陈尚君辑校《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 。扩展资料: 1、爱情诗是指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尤指男人对女人的诗,是诗的一种,是爱情表达的一种形式 。爱情诗的定义简单说来就是情人之间传达爱意的诗 。如果是信件,就会称为情书 。爱情诗分为古典爱情诗,现代爱情诗,当代爱情诗 。2、中国文学由《诗经》开始,官方文学中始有了爱情诗的记载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情诗 。亦有从情诗中发展出来的小说和戏曲 。最早的中国情诗可能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国风周南》中的《关雎》 。比较特别的是目前的中文流行情歌中,有很多也是从古典情诗中演变来的歌词 。参考资料: 爱情诗 (诗歌形式)
“李雪荣我永远爱你”几个字作个现代诗歌或诗句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在最下方公众号里搜索“白老师为你写诗”后关注,可以写藏头诗、表白诗、姓名诗、生日诗、开业诗、祝福诗等等 。举例:我心依旧真情在,爱意虔诚吉祥随 。你看山河多壮丽,一生美好幸福来 。生生相依伴君归,一片丹心同携手,世间翱翔共举杯 。我泛轻舟碧水间,痴情悠悠为谁恋 。爱意翩做春风舞,你浣青纱杨柳岸 。一往情深唱好逑,生死相依共百年 。一对鸳鸯恩爱游,世世代代结良缘 。
求一首表达爱意的诗里面带胡琴这个名字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搜索“微诗词”后关注,可以求藏头表白诗、打油诗、爱情诗、祝福诗等等 。
诗是诗人对当时情景及所处环境感受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离骚体、古诗体、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 。
最优美之处在于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来闪现出诗的时代光环 。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 。

【经典的伤感的现代爱情诗】

诗美是艺术美的最高体现 。诗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称 。
求三毛的诗歌“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的出处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出处:《一棵树》,是三毛填词,赵照演唱的歌曲 。歌词: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伤的姿势 如果能做树 要做一棵苹果树 结满果实 从不对繁华羡慕 一半在风中飞扬 一半在泥土成熟 一半要沐浴阳光 一半要散落阴凉 非常非常的骄傲 从不依靠 非常非常的沉默 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伤的姿势 如果能做树 要做一棵摇钱树 对繁华从来都不羡慕 一半在风中飞扬 一半在泥土成熟 一半要沐浴阳光 一半要散落阴凉 非常非常的骄傲 从不依靠 非常非常的沉默 从不寻找扩展资料: 中文名称:《一棵树》 所属专辑:糙 歌曲时长:3:30 发行时间:2012年9月 填词:三毛,赵照(改)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 。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 。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 。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