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赞美四川的诗

1、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
李白赞美四川的诗

2、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代: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
译文: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 。
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 。
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
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 。
长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月也随您朗照八百里秦川 。
在京师,皇帝与达官贵人们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执麈尾,高谈重玄之道 。
我像浮云一样在吴越游荡,而您却能遭逢圣主,一游丹阙 。
等您一振高名,誉满帝都之时,再旧来故地,与我一起玩赏峨眉的山月吧 。
3、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译文: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 。
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
4、送友人入蜀
唐代: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
译文: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崎岖艰险自来就不易通行 。
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 。
花树笼罩从秦入川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 。
你的进退升沉都命中已定,用不着去询问善卜的君平 。
5、上皇西巡南京歌
唐代:李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
译文:九天之中出现成都这个城市,千户万户都仿佛在画里一样 。
烟雾缭绕着大山多么宏伟,这样的场景也只有秦川才会有,

李白的成长故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 。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 。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 。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 。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 。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 。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 。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 。言多讽兴,气骨高举 。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进酒》) 。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 。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 。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 。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 。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 。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 。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 。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 。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 。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 。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 。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 。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 。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 。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 。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 。《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 。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 。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