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赞美四川的诗( 二 )


李白赞美四川的诗

望庐山瀑布诗词朗诵望庐山瀑布二首⑴
其一
西登香炉峰⑵,南见瀑布水⑶ 。
挂流三百丈⑷,喷壑数十里⑸ 。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⑹ 。
初惊河汉落⑺,半洒云天里⑻ 。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⑼ 。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⑽ 。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⑾;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⑿ 。
而我乐名山⒀,对之心益闲⒁;
无论漱琼液⒂,还得洗尘颜⒃ 。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⒄ 。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⒅ 。
飞流直下三千尺⒆,疑是银河落九天⒇ 。[2] [3] [4]
李白的峨眉山乐歌的诗的内容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这首是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以前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2)影:月光 。(3)夜:今夜 。(4)发:出发 。(5)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6)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7)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8)下:顺流而下 。(9)渝州:今重庆一带 。(10)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11)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李白年少时作的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一首五言律诗,据专家考定,写作该诗的时候诗人还不到20岁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固山势高峻直插云天而得名,位于今天四川省江油县,是李白青少年生活的地方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括述访友末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到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势的感情 。
证明李白是四川人的古诗 李白是哪里人,争议很大,他自己说是陇西(现在的甘肃)人,但是历史上还没有找到根据 。有人说他是四川人,有人甚至说他是吉尔吉斯人,所以李白是哪里人,还没有定论 。只知道他生于碎叶城(现在的新疆),5岁随父亲迁居四川,生活了20年便到全国各地旅游 。后来在湖北结婚生子,在陕西成名,死于安徽 。关于描写四川的诗很多,最有名的代表作是《蜀道难》
李白的诗词及简介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 。
月明征虏亭 。
山花如绣颊 。
江火似流萤 。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送韩侍御之广德
昔日绣衣何足荣 。
今宵贳酒与君倾 。
暂就东山赊月色 。
酣歌一夜送泉明 。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白鹭拳一足 。
月明秋水寒 。
人惊远飞去 。
直向使君滩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 成纪(今甘肃天水) 。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二十五岁出川远游,酒隐安陆,客居鲁郡 。这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以玉真公主之荐,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为了平叛,入永王李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长流夜郎 。遇 赦东归,往依族叔当涂(今属安徽)令李阳冰,不久病逝 。他以诗名于当世,为时人所激赏,谓其诗可以“泣鬼神” 。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
回答者:WNN000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14 22:42
静夜思.
唐朝诗人
回答者:紫夜飞雪tc魔法师 四级 1016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