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惬意”的诗词( 八 )
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 , 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 。
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 , 白帝城边古木疏” , 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 , 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 , 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2、仿写《诗中的“秋”》:在上小学的岁月里 , 最喜欢那瘦高的语文老师朗读唐诗 , 低沉的男中音里注满了魔力 , 仿佛置身于袅袅娜娜的香烟里 , 熏得满室清香、满堂古韵 。
老师解释说 , 诗歌是一种“意境” , 我却不解此中风情 。
不过 , 在拉长音声朗读那“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等等的含混里 , 总是浮想老师就是一个穿越过来的古人 , “随意春芳歇” , “意境”错综复杂 。
爱上诗歌一定是某一个秋天 , 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记忆中最美的唐诗 。
在中学旅游登上香山时 , 看到了“红于二月花”的霜叶 , 才了解老师说的“意境” , 没有什么词语象诗歌这么精炼 , 而又别有生趣 。
秋天的旅游最是惬意 , 于是心中那描写秋天的古诗也象走万里路一样堆积起来了 。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正是橙黄橘绿时” , 这珍惜秋天的诗句 , 让我眼中蒙太奇般地梦幻着荷叶、菊花的碧绿与金黄 , 那意境的滋味不知不觉满了眼、香了鼻、怜了情 。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珍珠月似弓” , 这深切的怜惜 , 也让我留意起了露珠 。
却很少在弯弯的月亮下发现找见珍珠一样的露 , 也许是等不及萧萧秋寒里那蒙蒙薄雾的华丽转身 。
也怜惜“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意境 , 耳边阵阵猿啸与风声 , 读到“艰难苦恨繁霜鬓”时 , 就觉得是那瘦高的语文老师在这意境里被定身了 , 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主与客的转换 , 心里更是怜惜不已 。
斑斑驳驳的秋意 , 斟满了诗的韵味 , 是古人的情怀在延续 , 是人我交融、难舍难分的唯美意境啊!
如图,有人和我一样不喜欢古风矫情的吗?明明是现代社会的正常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444140/answer/125885593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闲来无事 , 偶然见知乎就”古风为什么总被喷“撕逼撕的热烈 , 发表一点个人见解 。
其实关注古风 , 和対撕事件很长时间了 。
越是了解 , 越是发现我实在无法为所谓的”古风“声援 。
正如镇楼楼主所言:喜欢古风的年龄段偏低 , 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
据本人观察其主流人群基本聚集在高中2年级到大学2(3)年级之间的这4(5)年的学生居多 。
说来惭愧 , 其实这也是鄙人最骚柔的4年 。
高二到大二 , 如果大学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话 , 这正是一个人基础文学知识积累的一个最高峰 。
说白了 , 你高考成绩再好 , 这也才仅仅是个初窥汉语言文化门径的基础 , 充其量算是一篇满分高考作文 。
这也是大多数所谓的”古风词“不被歌曲词作圈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
回想数年前人人校内还风靡一时的时候 , 一个旧友颇喜欢作一些拟古的长短律诗或绝句来记录生活的片段 , 当时感觉他好有才华 , 崇拜之情油然 。
也曾试着以同样的方式唱和 , 遍寻素材 , 搜肠刮肚 , 唯恐贻笑大方 。
这是段美好的回忆 , 也是我推崇的运用语文的做法 。
但当这种文字游戏结合了音乐 , 并最终冠以”古风“二字 , 事情开始变味儿了 。
原本我华夏优秀的汉语言文化和民族器乐的融合可以说是个美妙的相遇 , 也是一种探索和创新 , 值得发扬 。
但两部分均不甚成熟的实验性编曲和曲词被褒奖成唯美得无以复加 , 乃至”自成一派“ , 还要一定要区别于时下流行的”中国风“的概念 , 我觉得这真是太可笑了 。
就好比当年自创”海派清口“的脱口秀演员周立波 , 一个人无门无师 , 初出茅庐便”开山立派“ 。
- 聪明却孤单的孩子:利用“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读后
- 如果人生只剩三个月
- 待老
- 王长杰医生提醒治疗子宫腺肌症要纠正“宁可用激素,也不喝这个中
- 子宫腺肌症病人为何会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试中药心不死”这想
- 无法选择的“人生剧本”
- “大无畏者”恶作剧
- 不同凡响的“御者”
- 赚“以后的钱”
- 也说“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