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的古诗( 三 )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悟 。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4/07/content_8080448.htm
关于日的诗句
写日的诗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1)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2)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秋词》(3)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5)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5)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5)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6)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绿如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唐)李绅《悯农》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唐)李商隐《乐游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唐)白居易《暮江吟》应该够了吧 —,—
日本的诗歌是怎么样的
日本近代诗歌指日本近代(明治、大正年代)的文语自由诗和口语自由诗,主要指口语自由诗而言 。
日本古典诗歌主要是小巧的、抒情性的、非叙事性的 。
特点小巧的、抒情性的、非叙事性的⒈日本古典诗歌主要是小巧的、抒情性的、非叙事性的 。
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和歌、俳句都非常短小,根本不具备叙事功能 。
所以日本没有真正的叙事诗 。
日本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日本人独有的,其特点是感受性、情绪性、柔弱性、淡雅性 。
诗人们只是抒发对客观外在事物的一种感受 。
这种感受是细腻轻柔的,决无阿拉伯诗歌的那种粗犷狂放,也无中国诗歌所推崇的“风骨”精神 。
非说理性、无逻辑性和无思想性⒉止于表现感受的诗歌,自然导致了诗歌本身的非说理性、无逻辑性和无思想性 。
日本古典诗歌中没有哲理诗、格言诗,诗人从不把说明、表达某种思想作为写诗的任务和目的 。
日本诗歌只是写一景致或表达一种感受,这只相当于中国诗歌中的“比”、“兴”的部分 。
超现实性、消遣性和唯美倾向⒊无思想性又导致了日本古典诗歌具有很强的超现实性、消遣性和唯美倾向 。
日本诗人们一直努力地使诗与现实保持最大限度的距离 。
日本诗人们甚至也不在诗歌中直接地披露和反映自己 。
他们把写作和歌看成是一种艺术修养,一种高雅的怡情养性的消遣,所以,历代诗人们关心和讨论的不是诗与现实、诗的思想内容等问题,而只是一些在我们看来是属于艺术形式方面的问题 。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日本的古典诗歌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游戏 。
题材的单纯性⒋与无思想性、超现实性、消遣性和唯美倾向相联系的是题材的单纯性 。
日本诗歌的题材绝大多数无非是四个季节、风花雪月、生死离别、恋爱应酬之作,其他题材极不受重视 。
“贞门俳谐”企图扩大题材范围,想以日常生活入诗,结果反而导致庸俗化和非艺术化 。
可见,题材的单纯是由日本和歌的独特的审美特质所决定的 。
日本淡雅悲伤的诗词
1、《立春歌》 日本·纪贯之 浸袖水成冰 今日立春迎东风 风吹冰可融 [原文] 袖ひちてむすびし水のこぼれるを春立つ今日の风やとくらむ 白话释义:洗衣服的水结成了冰,今日立春迎来东风,风吹来冰就会融化了 。
2、《三月末山行见花落溪流歌》 日本·清原深养父 花乘流水传春信 匆匆入山来访春 奈何春已尽 [原文] 花散れる水のまにまにとめくれば山には春もなくなりにけり 白话释义:花落水溪缓缓流过,传来春天的感觉,匆匆进入山林来问候春天,奈何已是暮春 。
3、《初春歌》 日本·壬生忠岑 人说春已莅 未闻黄莺声声啼 缘何有春意 [原文] 春きぬと人はいへども莺の鸣かぬかぎりはあらじとぞ思ふ 白话释义:人们都说春天到了,没有听见黄莺的声声啼鸣,怎么说有春天的感觉 。
4、《咏水边梅开》 日本·伊势 春江流水梅花映 水中折花影 徒令衣袖湿泠泠 [原文] 春ごとにながるる川を花と见て折られぬ水に袖やぬれなむ 白话释义:春天的江水倒映着梅花,在水中折花的影子,只白白使衣袖湿淋淋 。
5、《观邻人家樱花初开而赋歌》 日本·纪贯之 今岁樱初开 只愿樱花知春来 不知花易衰 [原文] 今年より春知りそむる桜花散るといふことはならはざらなむ 白话释义:今年樱花初开放,只愿樱花知道春来了,不知道花也容易凋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