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听雨的诗句有哪些?

1 ,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白话文释义: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 , 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
2 , 秋阴不散霜飞晚 , 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白话文释义: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 , 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 。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 , 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
3 ,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 , 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 , 交加晓梦啼莺 。——出自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白话文释义:听着凄风苦雨之声 , 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 。掩埋好遍地的落花 , 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 , 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每一缕柳丝 , 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料峭的春寒中 , 我独自喝着闷酒 , 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 , 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
4 ,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出自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白话文译文:年少的时候 , 歌楼上听雨 , 红烛盏盏 , 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 , 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 , 看蒙蒙细雨 , 茫茫江面 , 水天一线 , 西风中 , 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
而今 , 人已暮年 , 两鬓已是白发苍苍 , 独自一人在僧庐下 , 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 , 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
有关听雨的诗句有哪些?

5 , 屏风围坐鬓毵毵 , 绛蜡摇光照莫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 , 忽听春雨忆江南 。——出自元代:虞集《听雨》
白话文译文:鬓发稀疏的诗人 , 独自一人枯坐于屏风之间 , 红烛发出摇曳的光影 , 照在他那醉意朦胧的脸上 。在京城多年性情尽改 , 忽然听到春雨淋淋的声响 , 又重新勾起对家乡江南的思念 。

有什么听雨诗词与年纪有关??
虞美人·听雨【作者】蒋捷 【朝代】宋少年听雨歌楼上 。
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 。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 。
鬓已星星也 。
悲欢离合总无情 。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简析:在蒋捷词里 , “听雨” , 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
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 , 通过时空的跳跃 , 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 , 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 , 红烛昏罗帐 。
”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 , 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 。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 , 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 。
少年时候醉生梦死 , 一掷千金 , 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 , 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 。
一个“昏”字 , 把那种“风箫吹断水云间 , 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 。
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 , 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 。
尽管这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 , 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 , 而作者着力渲染的只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
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 。
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 , 反衬后面的处境的凄凉 。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 , 江阔云低 , 断雁叫西风 。
”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 , 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 , 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 。
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 , 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 , 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 , 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 。
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 。
这一个“断”字 , 联系了诸多意境 , 同断肠联系在一起 , 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 , 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