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诗句或名言排比句( 三 )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 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 , 初随骠骑战渔阳 。
孰知不向边庭苦 , 纵死犹闻侠骨香 。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经典爱国名句10句 47、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 。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9、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拼将十万头颅血 , 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51、粉身碎骨寻常事 , 但愿牺牲报国家 。
(清·秋瑾《失题》) 52、只解沙场为国死 , 何须马革裹尸还 。
(清·徐锡麟《出塞》)1.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 捐躯赴国难 , 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 身既死兮神以灵 , 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还可以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280735.html?fr=qrl
关于爱国的古诗文
白马饰金羁[1] , 连翩西北驰[2] 。
借问谁家子 , 幽并游侠儿[3] 。
少小去乡邑 , 扬声沙漠垂[4] 。
宿昔秉良弓 , 楛矢何参差[5] 。
控弦破左的 , 右发摧月支 。
仰手接飞猱 , 俯身散马蹄[6] 。
狡捷过猴猿 , 勇剽若豹螭[7] 。
边城多警急 , 虏骑数迁移[8] 。
羽檄从北来 , 厉马登高堤[9] 。
长驱蹈匈奴[10] , 左顾凌鲜卑[11] 。
弃身锋刃端 , 性命安可怀[12]?父母且不顾 ,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 不得中顾私[13] 。
捐躯赴国难 , 视死忽如归!注释[1]羁:马络头 。
[2]连翩:接连不断 , 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 。
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 , 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
[3]幽并:幽州和并州 , 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 。
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
[4]扬:传扬 。
垂:边疆 。
"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 , 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
[5]宿昔:昔时 , 往日 。
秉:持 。
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 。
何:多么 。
"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 , 箭出尽楛矢 。
[6]控:引 , 拉开 。
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 。
摧:毁坏 。
与下文的"散"(破裂) , 都有穿透之意 。
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 。
猱(náo挠):猿类 , 善攀缘 , 上下如飞 。
[7]剽:行动轻捷 。
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 , 如龙而黄 。
[8]虏:胡虏 , 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
数:屡次 。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 , 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 , 所以叫羽檄 。
厉马:奋马 , 策马 。
[10]蹈:奔赴 。
[11]陵:陵蹈 , 以武临之 。
[12]怀:顾惜 。
[13]中:心中 。
顾:念 。
翻译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 , 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 , 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 , 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 , 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 , 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 , 转身又去射“马蹄” 。
灵巧敏捷赛猿猴 ,  勇猛剽悍如豹螭 。
听说边境军情急 ,  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 , 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 , 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 , 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