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写人生际遇,表达感情生活的古诗词( 二 )


斜分细雨又迎春,莺燕娇音耳际闻 。
缥缈云烟开画卷,眼前人是意中人 。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no1.net/shequ/dispbbs.asp?boardid=78&id=17540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76224.html?fr=qrl3
叙写人生际遇,表达感情生活的古诗词

最能表达出人生三种境界的诗词是什么?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
[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
天宝三载(744年)进士 。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2]。
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
[3-5]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 。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
《全唐诗》编诗四卷 。
早年经历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岑参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
[8] 这种聪明早慧与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
岑参的父亲开元八年(720)转晋州刺史,他随父居晋州 。
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9]。
不久又移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 。
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 。
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 。
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 。
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 。
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 。
岑诗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 。
仕宦生涯岑参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
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
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 。
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 。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曾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称“岑嘉州” 。
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 。
客死成都舍 。
享年56岁 。
[10]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
有没有描写人生没有回头的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 。
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今时鹦鹉洲边过,唯有无情碧水流 。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连环情未己,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
关于笑看人生的古诗词
夜阑风静縠纹平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
《临江仙》苏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