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词《鹧鸪天
《鹧鸪天》
宋代 朱熹
已分江湖寄此生 。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
奇绝处,未忘情 。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 。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宋代 朱熹
脱却儒冠着羽衣 。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
生羽翼,上烟霏 。回头只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
《鹧鸪天(江槛)》
宋代 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 。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
青鸟外,白鸥前 。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
鹧鸪天晏几道诗词
诗词正文鹧鸪天宋·周紫芝一点残红欲尽时 。
乍凉秋气满屏帏 。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
调宝瑟,拨金猊 。
那时同唱鹧鸪词 。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诗词注解【注释】①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 。
②调:抚弄乐器 。
③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 。
这句指拨去炉中之香灰 。
④西楼:作者住处 。
【评解】此词写梧桐秋雨引起的离愁别绪 。
上片借景抒情 。
残灯将尽,屏帏乍寒,夜雨梧桐,声声别离 。
下片写当日的欢乐和今日的凄凉 。
忆昔伤今,悲不自胜 。
全词和婉细腻,意境清幽 。
【集评】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因听雨而有感 。
起点夜凉灯残之时,次写夜雨,即用温飞卿词意 。
换头,忆旧时之乐 。
“如今”两句,折到现时之悲 。
“不听清歌也泪垂”,情深语哀 。
----------------------这首词写秋夜怀人,回环婉曲,情景相生,而吐语天成,毫无着力痕迹 。
词中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怀念的对象是一位歌女,因久别相思而为之“泪垂” 。
孙竞评周词曰:“清丽婉曲 。
”移评此词,亦可谓中肯之语 。
上片首句“一点残红欲尽时”,写夜静更阑,孤灯将灭的景象 。
不说孤灯残烛,而说“一点残红”,盖油将尽则焰色暗红,形象更为具体 。
写灯,则灯畔有人;写残,则灯欲尽而夜已深;注意到“残红欲尽”,则夜深而人尚无眠,都可想见 。
到下句“乍凉秋气满屏帏”,则从感觉凉气满屏帏这一点上进一步把“人”写出来了 。
“乍凉”是对“秋气”的修饰词,虽然是从人的感觉得出,但“乍凉秋气”四字还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到了“满屏帏”,这才和人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构成一种凉气满室而且凄凉满怀的境界 。
以上两句,从词人的视觉转到身上的感觉,将夜深、灯暗、而又清冷的秋夜景况渲染托出 。
以下两句再作进一步的铺展——“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
上句似乎是笔锋一转,由室内写到室外了 。
但如细加体味,这两句原是一个意,是透露出男主人公心中的离愁的 。
离愁本是存在、潜伏着的,由于听到了“声声”,而触发,而加浓了 。
这“声声”,是来自楼外的“梧桐叶上三更雨” 。
梧桐”一句,是为了渲染男主人公心中的离愁别恨而设置的,所谓“因情造景”者是 。
这两句的落脚点仍是那听到了“声声”的人,即楼内人,写他的听雨心惊,这还是写的“室内” 。
两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作者把“滴到明”的意思先寄在“残红欲尽”处,又把“叶叶声声”同“别离”即离情画了等号,也还是有点新意 。
词的上片把人的感情写得如此深沉,却未用明着道出,而是于平淡之语中隐含款款深情 。
下片回忆中的欢乐之音与上片离别后的凄凉雨声,构成昔欢今悲的鲜明对比 。
过变承接“别离”意脉,写出昔聚今离、昔乐今愁的强烈对比,主人公的感情波澜起伏更大 。
“调宝瑟”三句是对昔日欢聚的追忆,由“那时”二字体现 。
“调宝瑟”是奏乐,“拨金猊”是焚香,“同唱鹧鸪词”是欢歌,三件事构成一个和谐的生活场景,也是艺术场景 。
从中交代出男主人公所以为之产生离愁别苦的那人是歌女身份,两人有过恋爱关系 。
当时他们一个调弦抚瑟,使音调谐和;一个拨动炉香,使室中芳暖 。
在这无限温馨的情境中“同唱鹧鸪词”,此乐所以使他至今不忘 。
“金猊”是铜制的燃香器具,成狻猊形 。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记:“故都紫宸殿有二金狻猊,盖香兽也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