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故居|走近福建留存的23处名人故居( 二 )


NO5.李光地故居
沈葆桢故居|走近福建留存的23处名人故居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
描述:故居又名昌佑堂,始建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五进庭院,双护厝,东西巷道,四周绕围墙,门庭广阔,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 。李光地(1642~1718),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元年(1723年),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
NO6.蓝廷珍府第
沈葆桢故居|走近福建留存的23处名人故居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顶坛村
描述:故居为清康熙、雍正间建造的府第式城堡建筑群,坐西面东,通面宽50米,纵深86米,占地约6.5亩 。对称的建筑群纵向五落,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正堂、后堂、主楼与后厢 。左右两厢为护厝,以“过水廊”相连,构成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的格局 。“治台名将”蓝廷珍(1663~1729),漳浦县湖西人 。康熙三十四年任浙江定海营把总,五十八年升澎湖副将、南澳总兵,六十年上书自荐,出师台湾征战朱一贵义军 。平台后,蓝奉命继续留台,任署事台湾印务,前后三年之久,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远见的建议和措施,对台湾的历史发展生成了深远的影响,表现了他在事关中国领土问题上的政治眼光和从政能力,确定了他在台湾历史上的地位 。
NO7.蔡新府第
沈葆桢故居|走近福建留存的23处名人故居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
描述:故居由蔡新府第、永清堡和花园组成的建筑群,府第同式三座,每座均以门厅、中堂和后楼组成;永清堡为二圈土楼,额匾刻“永清堡”,外圈距内楼墙20米,有周长330米、高4米的平房一周;花园今尚存有部分水池、奇石和残桥 。蔡新(1707~1799年),福建省漳浦人,清朝大臣 。乾隆元年进士,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侍讲,累官内廷总师傅兼理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兼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国子监事务、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授太子太师 。任《四库全书》总裁,深为时人敬仰 。他历次归家时,遇灾荒捐资平粜,置义学、义仓、义冢,修葺先贤蔡襄祠、黄道周祠,兴废举坠,有德于乡 。
NO8.陈化成故居
沈葆桢故居|走近福建留存的23处名人故居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草埔巷9号
描述:故居系硬山布瓦顶穿斗式砖木结构平屋,坐东南朝西北,依次为天井和厅堂,两侧为卧室和灶间,现存建筑物面宽10米,进深13米,建筑面积130平方米,故居内保存陈化成当年使用的石板床 。陈化成(1776~1842),福建同安县(今厦门市)人,抗英名将、民族英雄 。出身行伍,历任嘉庆间参将、道光间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筹备吴淞防务,修台铸炮,与士卒同劳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英舰进犯吴淞炮台,他督兵麾旗发炮迎击,击伤英舰多艘,继与登岸英军肉搏,英勇殉国 。
NO9.林则徐故居
沈葆桢故居|走近福建留存的23处名人故居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文藻北路
描述:宅第毗连三座,坐北朝南,主座坐中,前后三进,均为“五间排”,周围封火高墙 。大门面阔五间,正中六扇门,上有竖匾“尚书第”,第一正中为厅堂,两侧为会客花厅;第二进为林则徐父母居处,第三进分别是林则徐夫妇和长子汝舟夫妇卧室,楼上藏书处,名“七十二峰楼” 。现仅存主座二进木构架及东侧揖斗楼(后复建七十二峰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回籍养病时居此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县人,清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NO10.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走近福建留存的23处名人故居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宫巷26号
描述:故居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数次易主 。清同治年间沈购置这座大屋加以修葺居住,现有建筑为木结构,坐北朝南,四面风火墙,由三进院落,一列倒朝楼,隔院三座花厅组成,属典型福州古代绅宦宅第建筑特色,面积约2300平方米 。沈葆桢(1820~1879),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时期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 。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廷派沈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 。由此开始了他在台湾的近代化倡导之路 。光绪元年(1875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负责督办南洋水师,后以以朝廷经费有限,主动提议先集中力量建北洋水师 。光绪五年(1879年)在江宁病逝于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