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桥,老街,古屋等的好句子,传说故事,诗词歌词等( 四 )


东起高桥,西至清墩桥,濒河设街,街河相依,街面全由绍兴当地的青石板铺成 。
...
谁可以告诉我关于唐宋的城市的资料?!!!!
魏州,(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一带)有“魏桥”,唐朝引永济渠绕城,夹河而成聚落 。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九月,“刺史卢晖移永济渠,自石灰窑引流至州城西,却注魏桥,夹水制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 。
”[2]魏州在唐朝后期为魏博节度使治所,其前身——隋武阳郡,原仅辖二个小县:贵乡、昌乐、永济渠修成后,因控据魏桥水路枢纽,地位重要,才发展成统辖14个县、拥众数十万户的大郡 。
唐朝中后期屡为强蕃、官军所争 。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马燧、李怀光与朱滔等战于魏州城下,滔堰永济渠水入王莽河故道绝官军粮道及归路,马燧退保魏县(今大名西北,原治永济渠南),双方隔渠水列营相拒,互争魏桥,最为惨烈 。
[3] 贝州,唐懿宗咸通(860-874年)以前城址在今清河县西北,永济渠在城东南十里,有“孔桥” 。
唐朝贮江淮租布甲仗于此,以备河北军用,号称“天下北库” 。
[4]孔桥北接冀、深、瀛(今河间县)、莫州(今任邱莫州镇)之间的华北平原中央地带的南北交通大道,南连博(今山东聊城)、济(今聊城西南)、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及黄河重要津渡口:济州津、杨刘渡(今东阿杨柳村),恰与永济渠形成十字型水陆交通骨架,故军事地位尤为重要 。
武则天永昌年间(689年)原在永济渠东南30余里的清阳县缘地久积碱卤,遂西移于永济渠东孔桥置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又移于永济渠西岸[5] 。
懿宗咸通中贝州亦东徙,南临永济渠为城,以清河、清阳二县附郭,直至北宋,即今清河县西城关镇 。
[6] 内黄县(今内黄县西旧县村),永济渠在县北二百步,有“永定桥” 。
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朱全忠击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于内黄,五战皆捷,至永定桥,斩首万余级 。
[7]内黄当魏、贝去洛阳之要途,又兼桥渡之利,故有所争 。
馆陶县(今南馆陶镇),永济渠在城西十里,有“永济桥”,为兵家必争之地 。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至馆陶,永济桥未成,不得渡,自视作桥成,而过桥西 。
[8]又,德宗兴元初(784年)朱滔谋取汴州(今开封),使人见魏博节度使田悦,约会馆陶,偕行渡河 。
[9]也是由于馆陶位在道中,又有永济桥之便 。
但是,馆陶县毕竟与运河还有十里之距,不如其北面的永济县跨渠为城来得方便,所以北宋以后县治北移永济 。
永济县(今山东北馆陶东南肖城),此县城建置较晚,原来只是永济渠上的一座桥,因行旅客商住店、买卖,渐渐形成市廛聚落,称“张桥店”、“张桥行市” 。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始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县,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170尺,深2丈4尺,穿县入临清,故以为名 。
[10] 临清县(今临西县),永济渠在县西门外,为魏、贝之间蓄积粮粟之地 。
唐末五代,凡欲取贝、魏者,皆先顿兵于临清 。
北宋因地处宋辽驿道,为迎候宋辽使臣曾设驿馆 。
[11] 武城县(今山东武城县旧城西北),隋开永济渠时,地址在渠西北十里之外,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武城县迁至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扼义王桥东通德(今山东陵县)、棣(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之道 。
[12]北宋末年,迫于河患,复徙渠东,即今旧城关镇 。
[13] 长河县,原在今德州市东,永济渠在县西十里,有“白桥” 。
城为水所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十月移就白桥于永济渠西岸置县,十年(815年)又在渠东置小胡城 。
[14]晋一度移德州治于此,旋废为长河镇 。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复移将陵县治于长河镇,即今德州市 。
[15] 安陵县(今景县安陵乡),城东临永济渠(即今南运河),有“柏杜桥” 。
隋开永济渠时置曾县,然城址并不临河,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移至柏杜桥,于运渠西岸建新城 。
[16] 东光县,永济渠在县西二百步,渠上有桥名“白桥” 。
自桥西有路通景州弓高县(今景县),桥东北有道去沧州(今沧州市东南旧城),史称“白桥路” 。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王承宗遣兵2万入东光,断白桥路 。
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杨师厚亦自弓高渡御河而东逼沧州 。
[17]白桥显然是维系河北平原腹地与东部滨海地区之间地交通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