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著名诗句( 六 )


几树青松常带雨 , 浑然像个人家 。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其中美丽 , 读者自赏 。
当然 , 关于西行路上的景物:村落、树林、彩霞、夕照、寺院、皇宫……个个精彩绝伦 , 引人入胜 。
引一首写秋的诗如下:枫叶满山红 , 黄花耐晚风 。
老蝉吟渐懒 , 愁蟋思无穷 。
荷破青绔扇 , 橙香金弹丛 。
可怜数行雁 , 点点远排空 。
【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枫叶满山红”道出时在金秋 , 菊花在晚风中摇曳 , 远行路上 , 蝉声“嗤嗤”“吟渐懒” , 其中似乎有点点愁绪 , 思家?恋国?唐三藏或许正想起唐王的话“宁要家乡一捻土 , 莫爱他乡万两金” , 果然“思无穷” 。
“荷破青绔扇 , 橙香金弹丛”两句最好 , 十个字 , 便把秋之“杀”与“喜”皆道出来 , 一面是“荷破” , 便是残败之象 。
古时 , 秋天是邢官行刑的时候 , 从四时看 , 秋为阴;秋又是战争的象征 , 从五行看 , 秋季属金 。
欧阳修道“天地之义气 , 常以萧杀而为心” 。
另一面是“橙香” , 道出秋的另一面特征 。
所谓“春花秋实” , 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 , 故诗人用一“金”字 , 尽述其中喜意 。
尾联二句“可怜数行雁 , 点点远排空”表述全诗的感情基调:无论秋天的果实带给人们多么大的喜悦 , 毕竟西行路上 , 前途茫茫 , 不知何时返故乡 。
唐和尚看到雁归 , 正中思乡之情怀 。
吴承恩有另一经典之作 , 则是其写雪的:彤云密布 , 惨雾重浸 。
彤云密布 , 朔风凛凛号空;惨雾重浸 , 大雪纷纷盖地 。
真个是六出花 , 片片飞琼;千林树 , 株株带玉 。
须臾积粉 , 顷刻成盐 。
白鹦歌失素 , 皓鹤羽毛同 。
平添吴楚千江水 , 压倒东南几树梅 。
却便似战退玉龙三百万 , 果然如败鳞残甲满天飞 。
那里得东郭履 , 袁安卧 , 孙康映读;更不见子猷舟 , 王恭币 , 苏武餐毡 。
但只是几家村舍如银砌 , 万里江山似玉团 。
好雪!柳絮漫桥 , 梨花盖舍 。
柳絮漫桥 , 桥边渔叟挂蓑衣;梨花盖舍 , 舍下野翁煨榾柮 。
客子难沽酒 , 苍头苦觅梅 。
洒洒潇潇裁蝶翘 , 飘飘荡荡剪鹅衣 。
团团滚滚随风势 , 迭迭层层道路迷 。
阵阵寒威穿小幕 , 飕飕冷气透幽帏 。
丰年祥瑞从天降 , 堪贺人间好事宜 。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其中用词十分华丽而精确 , “六出花 , 片片飞琼;千林树 , 株株带玉”、“须臾积粉 , 顷刻成盐”、“白鹦歌失素 , 皓鹤羽毛同 。
平添吴楚千江水 , 压倒东南几树梅 。
却便似战退玉龙三百万 , 果然如败鳞残甲满天飞” , 应用夸张的比喻 , 虚实结合 , 形象而生动 , 将大雪满天飞的景色描写得活灵活现 , 使人如身临其境 。
同时也大量用典:“东郭履”、“袁安卧”、“孙康映读”、“子猷舟”、“王恭币”、“苏武餐毡” , 把诗歌有限的容量扩充到无限的空间 。
另一首描写一幅画的词也是我十分推崇的:七贤过关 , 寒江独钓 , 迭嶂层峦团雪景;苏武餐毡 , 折梅逢使 , 琼林玉树写寒文 。
说不尽那家近水亭鱼易买 , 雪迷山径酒难沽 。
真个可堪容膝处 , 算来何用访蓬壶?不细品论 , 相信读者也会很喜欢的 。
这样的诗词在《西游记》全书之中随处可见 , 我们在享受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的同时 , 也不得不赞叹于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手法!二、描人诗词《西游记》作为一部小说 , 那么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是至关重要的 。
吴承恩除了通过故事的情节刻画出许多栩栩如生形象深刻的人物 , 同时也应用了大量的诗词来描述 。
当然 ,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说书者口头上的炫耀引人而准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