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主动的诗句( 七 )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
形容“锦衣卫”的诗词 。
形容“锦衣卫”的诗词:《绣春刀》寒月化五龙,飞鱼瞻玉京 。
诏狱丧易牙,绣春照雪明 。
卿本西城月,是非笔墨生 。
辽东九万里,饮马二人行 。
生死何所道?但惜故人情 。
他年尔来访,觞尽壶自倾 。
锦衣卫:读音: jǐn yī wèi历史背景: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
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
下场:锦衣卫虽然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可他们的头目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
锦衣卫的头目叫指挥使 。
指挥使属于正三品 。
与六部的侍郎级别相当 。
不过,如前所述,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大多了 。
他们在宫中里跺一跺脚,整个朝野都是要震动的 。
毛骧:据记载,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叫毛骧 。
毛骧很早就跟随朱元璋,深得朱元璋信任 。
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毛骧带领锦衣卫搞了一个大事情,将本已尘埃落定的“胡惟庸案”翻出来,把案子性质从“擅权枉法”变成“图谋造反” 。
四字之差,却导致血流成河 。
连坐、死罪、黥面、流放的有数万人之多,满朝文武几乎被杀、被关、被流放完了 。
就连开国元勋、位极人臣的韩国公李善长,都被满门抄斩 。
毛骧为朱元璋搞“胡惟庸案”作出了很大“贡献” 。
可是,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事后,为了平息众人的怒火,朱元璋以胡惟庸余党的罪名,将毛骧也杀掉了 。
蒋瓛:锦衣卫的第二任指挥使叫蒋瓛 。
蒋瓛在任期间,也搞了一件很有名的案子,“蓝玉案” 。
蓝玉是明朝开国功臣,一代名将 。
他的身份很特殊,是皇太子朱标妃子的舅父,算是皇亲国戚 。
可是,由于居功自傲,惹恼了朱元璋 。
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年幼,无法驾驭蓝玉,就动了杀心 。
1393年,蒋瓛告发蓝玉谋反 。
蓝玉本人被剥皮实草,还被抄家灭三族,并株连杀掉了约一万五千人 。
蒋瓛在“蓝玉案”后也被朱元璋赐死 。
纪纲:锦衣卫第三任指挥使叫纪纲 。
纪纲深受明成祖朱棣宠幸,权倾一时 。
他很卖力地帮助朱棣清除异己,手上也是斑斑血迹 。
他曾经残忍地将内阁首辅、大学士解缙灌醉后拖到雪地里活活冻死 。
又诬陷浙江按察使周新,导致其以谋反罪被处死 。
纪纲作恶多端,下场也不妙 。
他得罪了一名太监,被揭发“造兵器万计,欲图不轨”,最终被明成祖朱棣处以凌迟之刑,家男女老少发配戍边 。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27136643442820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