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怎么写?( 五 )


小说的结局布恩地亚家族连同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 。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队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 。“百年孤独”,既是说拉美落后的时间之长,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态:对进步和先进的漫长等待 。百年孤独,百年的等待 。至于这以后,落后和贫穷还会不会出现,没有明确答案,但是马尔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
我惊讶于这个原本应该孤独得如此干瘪的故事可以被马尔克斯讲述得那么荡气回肠,甚至在人读完的那一刹那觉得这个故事孤独得浪漫,令人悲伤,却很充实 。
有人说,那是因为我无法将这样庞大的孤独嫁接到现实中 。
河边那个叫马贡多的村落,那些用泥巴和芦苇简易搭建起来的房屋,那些还在沉睡却已陷入绵延百年的孤独怪圈中的人们,在黎明朝圣的光中,有着一种带着悲哀的安静 。
我承认 。我能够想象,想象布恩迪亚遭受的孤独多么巨大,想象他们用各种只存在于这片魔幻的土地的方式来抵御这种无根源的孤独,想象这样庞大的孤独也只能通过一场飓风席卷一切而结束……但是我想象,却是因为我不相信这种孤独存在于我的生活 。它超越了我们所认知的被孤立、无人倾诉、不被理解,因而只能由我们的想象而生,想象背后却是一种深深的不相信 。
没有人相信这种孤独存在,这才是孤独的原因 。
生命的孤独之后是更庞大的孤独,马孔多的孤独,马孔多的孤独背后又藏着更大的孤独,拉丁美洲的孤独 。在《百年孤独》之前,我从不了解拉丁美洲,而即使是在这之后也只能想象那是一个有浓厚神秘气息的地域,是想象 。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无法让别人相信我们生活的真实状况,朋友们,这就是我们孤独之病的结症所在 。”由此,孤独不再属于个体,在小说中是这百年来的所有事物,在现实中是马尔克斯所生活的地方的写照 。
我并不想发表全人类都孤独的言论,因为显然,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像拉丁美洲一样不被人了解 。但是多多少少,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发生着令人只可想象不可相信的事情,多多少少,每个人都有一些孤独是源于无法被人相信 。也许有一天当我亲自踏上拉丁美洲的土地,我会相信马尔克斯所说的一切无法令人相信的故事,但是,我始终不会认为,会有一个家族、一片土地、一种文化真正能够承受百年的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