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律诗绝句乐府( 五 )


(《游园不值》) 9、 等闲识得东风面 , 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春日》) 10、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市《泊船瓜洲》) 夏 1、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 2、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3、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 4、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同上) 5、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赵师秀《约客》) 6、 夜来南风起 , 小麦覆陇黄 。
(白居易《观刈麦》) 秋 1、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马志远《天净沙-秋...
古诗、绝句、乐府、律诗有何区别联系?唐诗三百首的顺序为何如此? ...
乐府诗是古体诗中的一种 所以格式也限於古体诗. 古体诗: 1乐府诗 、2古诗 近体诗: 1绝句 、2律诗 新诗就是现代诗 白话诗 完全没有格律可言. 最严的就是近体诗 再来才是古体诗. 古体诗: 字数不限 句数不限 对仗不限 平仄不限 押韵则是要双数句 但可以换韵. 乐府诗和古诗不同的是句法、 乐府诗多为长短句 , 古诗句式整齐多五言七言 两者皆可以合乐. 近体诗(今体诗): 句法必须五言或七言 平仄有定格 双数句必须要押韵 不可换韵. 绝句和律诗多有不同 很好判别: 绝句:五言为20字 七言28字 句数4句 对仗不限 、律诗:五言40字 七言56字 句数8句 三四句五六句必须对仗 两者皆不合乐.关于唐诗三百首的排序 , 我不知道你所见到的版本如何 , 反正我手边的版本其目录大致如下:卷一 五言古诗:张九龄《感遇》——孟郊《游子吟》卷二 七言古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古柏行》卷三 七言古诗:杜甫《观公孙大娘笛子舞剑器行并序》——李商隐《韩碑》卷四 七言乐府:高适《燕歌行》——杜甫《哀王孙》卷五 五言律诗: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卷六 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沈佺期《独不见》卷七 五言绝句:王维《鹿柴》——李益《江南曲》卷八 七言绝句:贺知章《回乡偶书》——杜秋娘《金缕衣》很明显 , 编者是以诗体分类 , 再按作者年代为序排列下来的 。
并且诗体的先后也是依照诗歌发展状况排列的:古诗、乐府在前 , 律诗、绝句在后 。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 , 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 , 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
古体诗不讲对仗 , 押韵较自由 。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 , 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 , 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 , 全书十七篇 , 以屈原作品为主 , 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 , 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 , 后变成诗体的名称 。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 , 简称为乐府 。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 , 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 。
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 。
一般来说 , 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 , 题名为“歌”“行”的颇多 , 二者虽名称不同 , 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 都是“歌曲”的意思 , 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 ,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 , 富于变化 , 以后遂有“歌行”体 。
到了唐代 , 初唐诗人写乐府诗 , 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 , 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 , 虽辞为乐府 , 已不限于声律 , 故称新乐府 。
此类诗歌 , 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
如 , 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 , 白居易的许多作品 , 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 , 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