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母亲观后感怎么写?

感觉上很久没有这么闲情地看一部电影 。
先骂一下此片导演奉俊昊,什么片子不好拍偏要拍这种类型的电影 。当然,我承认而且始终认为好的导演坚持自己的风格是很重要的 。比方说,蒂姆伯顿的黑色童话,盖里奇的黑色幽默,还有贾樟柯、蔡明亮、王家卫、昆汀塔伦蒂诺之流的特有风格 。在一种特有风格已被观众认可的情况下在忽然转变到另一种风格,除非将另一种风格发挥到极致,否则就是败笔 。失败的例子是北野武,《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大佬》已经形成了他的特有风格,而且《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是被我认为最好的爱情片之一,虽然大家认为他的片子是暴力美学,但是我觉得北野武的电影最大的风格是“没有表达的表达”——专业词语好像叫“隐喻”,是那些不需要用台词表达而用镜头来表达出来的东西 。这也许是因为北野武本人并不擅长言辞,或者他本身的编剧水品有限,台词不足用镜头补足 。北野武在《座头市》之后就没出过好东西,影评人说是江郎才尽了,看到影评人对《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阿基里斯与龟》的评价时让人想到北野武之前也出产了垃圾《性爱狂想曲》 。风格是跟个人喜好密切相关的,轻易尝试自己不喜欢更或者不擅长的领域,很可能会从神坛上摔下来 。
回过头来讲奉俊昊,为什么我要骂他?就像在数年前看他的《杀人回忆》一样,那种头皮发麻,一直冷到脊梁骨的感觉绝对让人不好受,那些对真相的追寻的情节,若隐若现的线索,以及秘密即将揭开时的窒息,还有悬疑片特有的紧张配乐,但当真相揭开的时候,却发现原来有些东西揭开的'只是人性,考验你在事实面前的接受能力罢了 。在他的电影里“正义”这两个字被缩小到不能察觉的地方,“真相”和“人性”成了让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杀人回忆》里,真相似乎就在眼前,但是正义却得不到伸张 。在《母亲》里,真相就是影片里展现的事实,但是在人的情感面前,人性是不是到达可以被接受的程度了呢?《杀人回忆》、《母亲》毋庸置疑都是好影子,问题在于你接受不接受影片中展现出的事实 。它们可不像大多数美国电影,是大团圆的结局 。
正义的一方通常是大多数人,而真理通常被少数人发现,有时候,人们举着自以为正义的旗帜来消灭真理 。这一点在历史上并不陌生 。所以试着接受事实,世界并不总是美好,人性也会丑陋 。又或者这世界本身就是荒谬的,人生又是毫无意义的呢?
观后感
这是一部具有乡土气息的文艺爱情片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开头讲了一个农村的大学生因为父亲病重回到村里,固执的老母亲坚持要按照村里的习俗把住院的父亲抬回家,当时村里的青年都上城里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村长建议用拖拉车把父亲载回家,村长希望主人公能做一下母亲的思想工作 。可母亲坚持要把父亲抬回来,并且亲手给父亲织一块红布,看着年迈的母亲熬着夜还在那架破旧的织布机上织布,很担心母亲太辛苦却又不忍心辜负母亲对父亲的一片挚诚 。这时,母亲给人的感觉是一位,封建传统又固执的老太太 。第二天,主人通过母亲和父亲的一张老照片回忆起二老年轻时那段青涩的初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