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嵬坡”的诗有哪些?

  1. 马嵬坡
    唐代: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
  2. 《浯溪摩崖怀古》
    宋代:杨万里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 。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 。
    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 。
    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 。
    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 。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 。
    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 。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 。
    谁知鼙鼓动渔阳?肃宗灵武何仓皇?
    回来张后年初芳,前杨后李真匪良 。
    养以天下理所常,胡为南内成凄凉 。
    三千宫女为谁妆?空遗两鬓愁秋霜 。
    千载父子堪悲伤,修身齐家肇明皇 。
    后来历历事愈彰,源流有自咎谁当 。
    岂惟当时留锦囊,至今人说马嵬坡下尘土香 。
  3. 《马嵬坡》
    唐代:张祜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 
    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
  4. 《马嵬坡》
    唐代:罗隐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
  5. 《经马嵬坡》
    唐代:苏拯
    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 。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 。 
    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 。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 。
  6. 《开元即事》
    唐代:徐夤
    曲江真宰国中讹,寻奏渔阳忽荷戈 。堂上有兵天不用, 
    幄中无策印空多 。尘惊骑透潼关锁,云护龙游渭水波 。 
    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 。

诗歌鉴赏 筹笔驿怀古 罗隐 后两联用什么手法表现情感?这样写有什么...
径 溪罗 隐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
确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
译文;小沟小河乱石树立,水流湍急,所以人们都非常的谨慎,一年到头也不曾听说有淹死人的事情 。
反而是在干静的水流、并没有石头的地方经常听说有人被淹死 。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写泾溪虽然水流湍急,石头嶙峋,但是人们经过泾溪的时候格外小心谨慎,一年到头来没有听说过颠覆人 。
倒是水流平缓没有石头的地方,时常听说有淹死人的事情发生 。
这首诗包含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哲理,正如人们平时常说的一句话:“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越是安全的地方越危险 。
”诗人告诫我们,顺利时若失之谨慎,“沉沦”则是理之必然 。
唐宋诗词中有一些诗是哲理诗,用诗的语言表达哲学思想,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享受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 。
诗词赏析:赞美老师的古诗词有哪些
1、《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3、《七绝·师恩难忘》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
4、《远师》唐·白居易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
5、《寻雍尊师隐居》唐·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
6、《师蚕》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
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
早发唐韦庄 全文赏析翻译
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
首联用“早露”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用雾浓突出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
尾联,与前面三联一样,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旅途奔波劳碌的艰辛 。
如果注重局部,单看“如珪”二字,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
早起赶路,走了三十里地,月色还很明亮 。
这里也可以说运用衬托的手法,月光越皎洁,周围的一切就越是朦胧,就越突出“发”之“早”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 。
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 。
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