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

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12月30日,我们将在珠海举办今年的吴晓波年终秀,主题就是“国运70”,用这种方式迎接2019年的到来 。
今天小巴特别邀请朋友、知名电影自媒体人发条张,通过经典电影的介绍,回顾这70年里我们共同的影像记忆 。
文 / 发条张
著名的影视理论家罗伯特麦基说过:“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引申一下,电影其实就是时代的比喻 。影视作品就像是镜子,映照着时代的变迁 。
从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历70年,这一个多甲子,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变成世界一极,中华大地历经了不亚于晚清民国的跌宕,改天换地的规模史所罕见 。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视觉艺术,是每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通过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就可以看见这70年里我们所经历的整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演进 。
五十年代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与混战,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虽然国土上全是弹坑与伤痕,但人民的精神面貌空前高昂 。电影创作者在这个时期创作大量作品,都反映出这个历史拐点下的重要特征 。记录现实生活,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民众心愿,成为当时创作的主流方向标 。

No.1桥新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
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



《桥》是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 。它确立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的真实与质朴的基本语法 。
影片讲述了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支援解放战争的故事 。铁路工人们群策群力,终于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 。
当时的东北可不像现在这般落魄,那里是亚洲工业基础最好的地方,号称“共和国的长子” 。它代表了新中国建设初期最强健的前进动力 。
No.2武训传新中国首部禁片
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



《武训传》取材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真实人物——以“行乞办学,让百姓读书”的武训的经历 。主演赵丹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武训,推向市场后反响热烈,各大报刊纷纷打call,《武训传》还被评为当年10部最佳影片之一 。
不过这部电影也摊上了事儿,《武训传》短暂放映后,康生主持了对它的大规模批判,说它传播封建思想,掌声变成了冰雹,砸在了孙瑜、赵丹等艺术家身上,《武训传》也成为新中国的首部禁片 。
No.3白毛女新中国被提及最多的老电影
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



《白毛女》是在同名歌剧的基础上改的,其主题选择了当时最容易激起人们共鸣的地主、农民的阶级矛盾 。影片中塑造的人物与台词,现在依然在用,《甲方乙方》中“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那句台词,即是对黄世仁的戏仿 。
《白毛女》之所以广受欢迎,在于它反映了当时大多数下层民众对新的政党、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朴素、美好的愿望 。
No.4我这一辈子新中国的第一匹票房黑马
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



《我这一辈子》根据老舍原著改编 。老舍是那种导演最喜欢的作家,他的小说拿来稍一润色,就能当剧本 。影片质朴生动,幽默而又悲凉,带有强烈的京味 。
电影以“我”为主叙事视角,带有沉重的批判色彩,1950年上映后成为当年票房最高的电影,老牌演员石挥的演技可以说超神 。
No.5林则徐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彩色中国电影
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



建立民族认同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影的重要使命,鸦片战争是中国惨烈近代史的开端,百年来,林则徐的禁烟成为国家奋起的一个象征事件 。
林则徐是著名演员赵丹塑造的最成功的银幕形象之一,他的表演吸取了中国写意画的手法,层次分明,张弛有致,将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呈现于银幕之上 。《林则徐》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在美国本土上映的中国彩色电影 。


No.6青春之歌女性婚姻问题的鼻祖
七十年代电影|38部电影回顾建国70年



电影改编自杨沫的同名小说,当年这部小说可是爆款,销量超高 。
这部电影讨论了“婚姻独立”这个话题 。旧社会的女子离开家庭后往往断了生路,被迫回归,而女主角的命运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只有与旧家庭决裂,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