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平台|钻井平台图片( 二 )


前几年油价不景气 , 石油行业进入寒冬 。就成本因素考虑 , 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海洋石油钻井行业 。自油价下跌以来 , 很多平台都处于“停业”状态 , 特别是那些老式的钻井平台 , 可能在拆除之前会一直停靠在岸边 。不过 , 2018年后随着油价的复苏 , 相关专业机构的调研数据表明 , 全球海上钻井平台市场正在“走出低谷” 。
根据海上钻井平台咨询机构Baseoe Offshore的最新报道 , 中国拥有近60座海上平台 , 考虑到中国的能源独立政策 , 加上陆地资源的减少 , 未来中国将会加大海上钻采的力度 , 所以钻井平台的需求量将会增大 。
海上钻井平台建造设计 中国起步晚
1887年H?L?威廉斯在加利福利亚海边钻采了第一口油井 , 拉开了世界上近海石油工业的序幕 , 至今已经经历了整整一个多世纪 。二次大战后 , 发达国家石油勘探区域进一步向远海拓展 , 深海石油钻井平台研发热潮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 , 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 海洋油气开发水深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 。
由于海洋钻井起步落后于西方国家 , 上世纪中国自建钻井平台的装备经历了搬用陆用钻机(勘探一号、渤海一号、三号等)、成百思特网套引进国外钻机(渤海五号、七号、勘探三号等)及逐步提高国产化(胜利四号)程度的三个阶段 。
第一台自制“浮筒式”钻井装置 , 由茂名石油公司地调处于1964-1965年研制成功 。以现今的技术角度去看 , 其结构十分简陋 , 是用两个500吨打捞筒作为基础(浮动平台) , 再在上面安装一部钻机 。该装置在莺歌海村水道口外离岸4km , 水深仅15m处 , 开钻三口海上探井 。
其后 , 我国自建了渤海一、三、五、七、九、十一号;勘探一、三号;胜利一、二百思特网、三号;在获得一定的经验基础之上 , 也为国外公司承造平台 , 包括新加坡华昌国际公司J百思特网U-200型 , 美国贝克海洋公司大足III型(2座) 。与此同时 , 也从国外购买钻井平台 , 包括了渤海二、四、六、八、十、十二号;南海一、二、三号;勘探二号;胜利四号 。从命名数字的奇偶编号上 , 基本可以识别出钻井平台是否是“自建”或“购买” 。此外 , 渤海与胜利系列平台在渤海湾海域作业 , 南海系列平台在南海海域作业 , 勘探系列平台在东海海域作业 。
组装能力增强 是否完全自主设计待商榷
进入新世纪 , 我国的海上钻井平台建造实力也在快速提升 。2011年我国建成了第一艘作业水深达到3000m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 。该平台于2012年在南海正式开钻作业 。我国南海有高达300亿吨的资源 , 但有70%都在深水区 , 在建造“海洋石油981”之前国外深水能力已达3000米 , 国内深水钻井能力只有500米 , 这就造成了南海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 。
“海洋石油981”平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但是其建成所花费的时间和资金也不少 。上海外高桥承建了“981平台” , 从2006年开始设计建造 , 历时近六年 , 花费了60亿元 。“海洋石油981”平台的历练对上海外高桥来说是宝贵的经验 , 但从纯商业的角度来说 , 六年的交付时确实有点太长 。该平台采用美国F&G公司EXD系统平台设计 , 在此基础上优化及增强了动态定位能力、以及锚泊定位 , 是对国外公司设计理念、技术和装备的整合 , 不能说是完全自主设计 。
两年前 , 中国在南海创下世界可燃冰持续开采记录 , 创造这个世界记录平台的正是“蓝鲸一号” , 该巨无霸总重4.3万吨 , 靠自身动力系统每小时行驶18.5公里 , 配备全球最先进的定位系统 , 通过调节推进器的方向和转速 , 遇到大风浪仍可保持稳定 。
烟台来福士建造的“蓝鲸一号”与“蓝鲸二号”实际上是Frigstad D90型半潜式钻井平台 , 原本由Frigstad公司(新加坡)和中集集团的合资公司Frigstad Deepwater所有 , 2016年底 , Frigstad退出了这一投资 , 将其在Frigstad Deepwater持有的股份全部出售给中集集团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