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对提高人文素养有什么作用?

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以说你在学习与理解那些诗词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会影响到你的气质与思想,因为那么多诗词总有一个能够引起你的共鸣,而引起共鸣后就会让你的看法发生改变,比如说有些用白话表达很乏力的意思,有些诗词却可以恰如其分的去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意境,这便是意境的一种实际运用,也正因为这样循序渐进的改变了你的气质 呵呵
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有什么作用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 。
“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 。
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
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
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
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
人文素养应该怎样培养
论如何提高人文素质摘要: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基本被大学以前的应试教育磨灭殆尽,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很好的理解人文寓意,加之社会一些主流片面价值取向的诱导及家庭因素的影响 。
使大学生渐渐变成了“唯物主义者”,对人文素质失去耐心 。
在不断加强人文教育及宣传的基础上,校方还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大学为中心,将人文魅力辐射到每个学生的生活之中 。
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才能提高人文素质!一: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起点低、认识差,大学人文教育有很大局限性 。
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
在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前,只是在小学经历的映像不深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初中和高中都在中考及高考的逼迫下而把这类课当做考试科目来学习,看报道说由于就业压力越来愈重,学习文化要从娃娃抓起,现在小孩思想课面临危机!不过他们放弃道德培养后换来的就业率是否可靠呢?反正我不太相信他们能就业,我也庆幸我小学时学过几年道德课,不然这论文没法写了 。
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一优遮百丑”;惨痛的应试教育往后,在高中对于理科生来说,差不多进入了人文素质培养的真空阶段!怎天只为了高考那两天的效果而放弃思考其余事情的时间,这样的教育,对我们以后的现代化建设与国家富强有多大推进在此先不谈了;但是它对学生以后健全人格的塑造是有毁灭性打击的!在此教育情况下学生常常无暇深刻的去想除了高考以外的事这就导致了高考以后一些同学感到迷茫、徘徊、害怕 。
当真正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时,对大学生活的强烈不适应,感到很迷茫!开始对高中只读书不生活的环境的留念 。
这是很可笑的,就像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囚犯,每天由他人安排,与外界脱离,当他们真正刑满释放时,又想回去 。
所以说中国现阶段的教育出来的学生很奇怪,在高中时一心想上大学,到大学后又开始想回到高中时代去 。
因为学生在人文素质太低了!过多的去考虑“事”而不考虑“人” 。
使学生现在换上“恐人综合症”,对自身不能很好的定位 。
从而产生失落、徘徊到害怕!这就促使他大学很可能主观回到高中阶段,又开始以应试为目标的学习,以此来逃避这样的生活,跟可怕的是肯定会出现许多在大学阶段无作为的人,他们由于迷茫困惑及懒惰,会采取既不学习文化,也不学习生活的人,怎天睡觉,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正在变成“少年养老院” 。
谈何建设国家,创造价值 。
这就是从小忽视人文素质培养之害!刚刚说了,高考过来的学生都有“恐人综合症”,这就使大学人文教育面临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他的为以前落后的人文培养买单;另一方面,他得在4年里培养一个具有高于普通公民人文素质的大学生;呵呵,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