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军绿色的诗句( 六 )


打了江山还要建设江山,这些都真正形同长征 。
而且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长征也比喻一个人应一生奋斗,自强不息,冲锋不止,直到生命的尽头 。
再推而广之于全人类,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不正好就是各自的一场长征吗?由此可以想见这个词语的幅射面,及博大丰富的意义了 。
在我们中国更是如此,不仅有“新长征的突击手”,还有任何新的领导人出来都要提出新时期及新时期的任务,而新时期就意味着新长征,新长征就是指新奋斗 。
我在此仅举一真实的例子,说明“长征”在我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文化语境的魅力 。
那是1988年初春,我同重庆的一个好朋友李光来往密切,据他说,他的父亲是杨尚昆过世的夫人李伯钊的哥哥 。
因此杨尚昆来重庆时(当时他任国家主席),李光作为亲威拜见了长辈 。
当他对我谈起此事时,他说(形象是坚定傲气的):“他们(指杨尚昆及老一辈革命家)是老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
而我们(指他自己)都正在经历新长征,靠自己在新时期闯出一条路来 。
” 的确李光当时正轰轰烈烈地开办公司,同时也是一个抒情的吉它手和艺术歌曲的热爱者,他对美有一种感受和向往,当他想把这种感受与向往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不禁脱口说出了“我是新长征的突击手” 。
让我们再慢一点进入《七律·长征》这首诗具体的美境吧,让我们重温一遍诗人自己对长征之美的解释:“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
长征又是宣言书 。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
长征又是宣传队 。
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 。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
”(引自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 这首诗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一开场就道出红军不怕艰难,视万水千山的漫漫征途...
以具体的作品为例,苏轼和辛弃疾在词的创作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1、苏轼的词比较严谨,思想性比较强 。
他的人作品中有种超然之气,在逆境中他也能保持乐观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以《江城子 密州出猎》为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这首词就很好的体现了他的旷达之情,虽然已是年迈,但豪情不减 。
2、辛弃疾的诗词从内容上讲多为爱国诗,慷慨激昂,在逆境面前的态度是痛诉不平,壮志难酬 。
他的人生态度跟苏轼不同,苏轼是乐观旷达,他确是悲观消极 。
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他的代表作,表达的主题同样是爱国情怀,通篇慷慨激昂,擅长用典也是他的一大特色 。
下篇的整体格调展示出来的就是一种悲愤的情怀 。
报国无门,同时也是对自身遭遇的不平 。
相同点:1、苏辛两人的一生都十分坎坷 。
2、苏辛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都渴望能够报效国家 。
3、从上面展示的例子来看,两人的词风都是慷慨激昂的 。
4、两人主观情感浓烈、主观理念执着 。
张籍的秋思,属于什么诗中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