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赞成

朴恩培是个雕塑艺术家,一次,他在用机器切割石材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失去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
右手受伤,再多的创作灵感也是纸上谈兵,朴恩培时时感到焦虑 。一个知心朋友见状,劝他去鄂西大巴山一个叫板舍的村子散散心 。朋友说:“板舍村位于绝壁之巅,人称‘云上板舍 。那里有一条挂壁公路,开车沿路而上,一路风景奇绝,如同进入了世外桃源……”
双手赞成
文章图片

朋友的描述,让朴恩培有了一些兴趣 。他开着越野车,来到板舍村所在的山脚下,抬头仰视,大巴山巍峨耸立,绝壁之上,一条公路蜿蜒迂回,一直通向白云缭绕的山顶 。上山的路面用沥青铺设,一点也不颠簸,朴恩培开着车,盘绕而上,到达山顶 。
板舍村里开了不少民宿,按朋友给的地址,朴恩培顺利地联系到一家民宿的老板,老板名叫柳关华,是个中年男人 。坐在民宿的后花园里,朴恩培看着云海,似乎找到了灵感,可一想到自己受伤的右手,他又痛苦地捂住了头……
这时,柳关华来到后花园,对朴恩培说:“朴老师,听说您是一位很有名的雕塑大师,我想请您帮忙,为我们挂壁公路修建一个地标,用来纪念一对父子 。”
朴恩培长叹一声,苦笑道:“修建地标,我现在还能做到吗?”停了一下,他还是问柳关华:“你说想纪念一对父子,他们是谁?”
柳关华说:“这就说来话长了 。”接着,他缓缓道出了这条挂壁公路的故事 。
过去,板舍村的村民住的都是木板房,故而村名“板舍” 。到乡上赶集,村民必须走一条陡峭的挂壁小道,蹚一条湍急的小河,然后爬上对面山上的公路乘车,早上出门,天黑才能回家 。
二十多年前,新上任的村主任名叫张传军 。他在武汉打过工,见过世面,知道交通的重要性 。张传军找到乡长,提出想要修路 。乡长先是点点头,随即却又摇摇头,乡里财政困难,根本拿不出修路的钱 。
张传军说:“钱没有,物资总能给一点吧?”
乡长想了想,记得乡里先前开办煤矿厂没有成功,还剩下一些物资,就对张传军说:“一吨炸药,一千发雷管,三百米导火线,这总该可以了吧?”
张传军听了,乐呵呵地说:“满意满意 。”
有了物资做保障,张传军回到村里,连夜通知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 。所有人通过决议:每家每天出一个劳动力,自己带工具带口粮,上工地修路 。
村里有个人在县公路局工作,聽说村里要修路,为村里免费勘测了一条路线 。板舍村在外打工的人纷纷捐款捐物,在家的人就出工出力,一时间,工地现场热火朝天 。
公路从山上向山下修,开始很顺利,可修到挂壁路段时,有两个人因为事故受了伤 。隧道洞顶的石头冒顶,一个人被砸断了左腿,另一个人在排除哑炮时被喷瞎了右眼 。这两个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其他人见状,每次派人出工的时候,都由家中的老弱来工地敷衍了事,这让工程进度大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