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的诗都有那些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嘉兴界
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
田家三咏
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
汉武帝
叶绍翁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
《出北关二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
作者: 叶绍翁朝代: 宋词 体裁: 无
《贵游》
五陵年少尽风流,十日安排一日游 。林下幽人差省事,笔床茶灶便登舟 。
作者: 叶绍翁朝代: 宋词 体裁: 无
《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 。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乙...
作者: 叶绍翁朝代: 宋词 体裁: 无
《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
叶绍翁的诗词全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注释] ①萧萧:风声 。
梧:梧桐树 。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
③挑:捉 。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
④篱落:篱笆 。
[解说]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自署龙泉(今属浙江) 。
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 。
仕历不详,后弃官居西湖 。
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板》一卷 。
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 。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筒称名贤集) 。
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
代表作有: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嘉兴界 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
田家三咏 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
汉武帝 叶绍翁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
尚无人世团圞乐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 。
字嗣宗 。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 。
生卒年不详 。
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
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
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 。
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