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 文章主题( 七 )


白的赠诗中 ,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 , 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 , 二十三年折太多 。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 , 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
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 , 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 , 未免过分了 。
这两句诗 , 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 , 显得十分委婉 。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 , 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 , 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
一来一往 , 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
接着 , 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 , 如今回来 , 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 , 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 , 觉得人事全非 , 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 , 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 , 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 , 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 涵义十分丰富 。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 , 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 , 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 , 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 , 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
对此 , 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 固然感到惆怅 , 却又相当达观 。
沉舟侧畔 , 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 , 正万木皆春 。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 , 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 , 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 , 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
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 , 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 , 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 , 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
正象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 , 为霞犹满天 。
”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 , 迎上春光 。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 , 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 , 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 ,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 , 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 , 尾联便顺势而下 , 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 , 暂凭杯酒长精神 。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
意思是说 , 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 , 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 , 表示要振作起来 , 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
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
诗情起伏跌宕 , 沉郁中见豪放 , 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
诗作中 , 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 , 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 , 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 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 , 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 , 人事全非 , 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 不禁油然而生 。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 , 沉舟侧畔 , 千帆竞发;病树前头 , 万木争春 。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 , 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 , 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 也是和友人共勉 , 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
全诗感情真挚 , 沉郁中见豪放 , 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水调歌头》: 这首词的上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对人生的感叹和对愿望的美好祝愿!!!!!
找30首诗和30首词
五绝·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 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
律·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贞吝嫌兹世 , 会心驰本原 。
人非四禅缚 , 地绝一尘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