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二 )


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 。
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 , 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 。
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 。
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 , 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 , 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 , 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 。
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 , 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 , 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 , 是热情的指引 。
第四句来个转折 , “云深不知处” , 说虽在山中 , 但云雾弥漫 , 不知他在何处 , 作了婉转的辞谢 , 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 , 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 , 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 。
隐者虽未出现 , 但通过侧面描写 , 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的展现出来了 。
...
寻隐者不遇的诗题意思???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 下 问 童 子 ,  言 师 采 药 去 。
只 在 此 山 中 ,  云 深 不 知 处 。
[注释] 1.寻:寻访 。
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
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
4.处:地方 。
[简析]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 , 未遇 , 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
首句“松下问童子” , 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 , 接待人是“童子” , 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 。
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 。
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 , 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 。
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 。
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 , 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 , 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 , 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 。
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 , 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 , 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 , 是热情的指引 。
第四句来个转折 , “云深不知处” , 说虽在山中 , 但云雾弥漫 , 不知他在何处 , 作了婉转的辞谢 , 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 , 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 , 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 。
隐者虽未出现 , 但通过侧面描写 , 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
《寻隐者不遇》的意思
苍松下 , 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 , 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 可山中云雾缭绕 , 不知他的行踪 。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 , 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 , 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 , 描摹得淋漓尽致 。
其言繁 , 其笔简 , 情深意切 , 白描无华 。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 , 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
写寻访不遇 , 愈衬出钦慕高仰 。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 , 题为《访夏尊师》 。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 。
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 , 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 , 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 。
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 。
“松下问童子” , 必有所问 , 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 , 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 。
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 , 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 , 把问句隐括在内 。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 , 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
明明三番问答 , 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 , 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 , 精简为二十字 。
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
然而 , 这首诗的成功 , 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 , 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 。
诗贵善于抒情 。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 。
一般访友 , 问知他出 , 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 。
但这首诗中 , 一问之后并不罢休 , 又继之以二问三问 , 其言甚繁 , 而其笔则简 , 以简笔写繁情 , 益见其情深与情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