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华、富、平、的诗句有???( 四 )


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 , 后者写室内 , 转折的巧妙恰当 , 灵动自然 。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 , 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 , 令人不忍面对 , 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 。
一个“试”字 , 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 , 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 。
“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 。
孰料 ,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这让她出乎意料 , 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 , 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 , 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 。
“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 , 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 。
“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 , 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 , 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 , 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 。
词至此 , 又叠进一层 , 意境又开一界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 , 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 , 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 , 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 , 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 。
“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 。
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 , 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 , 看似信手拈来 , 却是功力独到 。
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 , 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 , “肥”替换了“多” , “瘦”替换了“少” , 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 。
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 , 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 , 含蓄无穷意焉” 。
而更深一层 , “红”又不单指花朵 , 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 , 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 , 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 。
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 。
不需直言 , 不假雕饰 , 却更令人心动 , 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 , 这首小令写法别致 。
它曲折委婉 , 意境层层叠进 , 虽只六句 , 却几度转承 , 时时宕开一笔 。
同为伤春之作 , 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 , 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 , 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 , 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
其次 , 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 。
这...
赞美江南的诗词
1、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2、忆江南 ——唐·皇甫松兰烬落 , 屏上暗红蕉 。
闲梦江南梅熟日 , 夜船吹笛雨萧萧 , 人语驿边桥 。
3、忆江南 ——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
弱柳从风疑举袂 , 丛兰裛露似沾巾 , 独坐亦含嚬 。
4、望江南 ——宋·苏东坡春未老 , 风细柳斜斜 。
试上超然台上看 , 半壕春水一城花 , 烟雨暗千家 。
5、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齐眉举 , 彩侍紫霞记 。
天上九朝岛冉冉 , 尊前一笑玉差差 。
人唱自家词 。
篱下菊 , 醉把一枝枝 。
花水乞君三十斛 , 秋风记我一联诗 。
留着晚香时 。
6、双调望江南 寿张粹翁 ——宋·刘辰翁七日后 , 董会是垦前 。
二月之间泽以此 , 余年河止万三千 。
日拟醉华筵 。
歌白雪 , 除是雪地传 。
看取长生部屡倒 , 眼前橘粟术何直 。
自唱鹊桥仙 。
7、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天共水 , 水远与天连 。
天净水平寒月漾 , 水光月色两相兼 。
月映水中天 。
人与景 , 人景古难全 。
景若佳时心自快 , 心远乐处景应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