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胶的诗词( 二 )


”陶弘景又日:“今东都下亦能作之 。
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 。
”《本草图经》曰:“今郓州皆能作之 。
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 。
造之,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 。
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 。
……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神农本草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 。
”《本草纲目》云:“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挲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 。
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 。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古代阿胶原料用牛皮、驴皮及其他多种动物皮类,但以驴皮用阿井水煎成者为最佳 。
现代已将牛皮胶单列为一种药材,即黄明胶,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规定以驴皮熬制的胶为阿胶正品 。
皮胶为传统中药,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以驴皮所制最佳 。
距今已有两千年的生产历史 。
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 。
阿胶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物功效更佳,便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 。
①《雷公饱炙论》:"凡使阿胶,先于猪脂内浸一宿,至明出,于柳木火上炙,待泡了,细碾用 。
"②陶弘景:"阿胶作药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燃,入汤微炙 。
"③《纲目》:"阿胶,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
"【性味】甘,平 。
①《本经》:"味甘,平 。
"②《别录》:"微温,无毒 。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平,味淡 。
"【归经】入肺、肝、肾经 。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 。
"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少阴、厥阴经 。
"【功用主治】滋阴补血,安胎 。
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
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 。
安胎 。
久服益气 。
"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
"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 。
"④《千金·食治》:"治大风 。
"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 。
"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 。
"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 。
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 。
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 。
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
"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
"[效用][性味] 甘平 。
[功用] 滋阴养血,补肺润燥,止血安胎 。
[主治] 阴虚心烦失眠、虚劳咳嗽、肺痈吐脓、吐血衄血、便血、崩带、胎动不安等症 。
[用量] 5g~10g 。
释名 傅致胶 。
气味 甘、平、无毒 。
主治1、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 。
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 。
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 。
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
2、肺风喘促 。
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
3、老人虚秘 。
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无天日匙,温服 。
4、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 。
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
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 。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
5、吐血不止 。
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 。
又方:用阿胶(炒)、蛤粉各一两,辰砂少许,研为末,藕节捣汁,加蜜调匀服下 。
6、肺损呕血 。
用阿胶(炒)三钱、水香一钱,糯米一合半(研为末),和匀 。
每服一钱,百沸汤冲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