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2015年12月9日讯,再见新天意,再“新”,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昨天,2015年12月8日,经营了14年多的天意地安门商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
下午3点多,雾霾中的北京城,已经显出了一种冬季特有的疲态,天空如同傍晚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心中也如同傍晚 。
地安门新天意门口,已有商户在大包小包地将货物装车,开始运走 。商城里,仍然摩肩接踵,只是很多摊位都几乎甩光了存货 。也有的摊位由于找好了出路,并不太着急甩卖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最后几个娃娃,甩卖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这里只剩下最后一挺机关枪了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福字、对联的摊位,也快卖光了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来淘货的人仍然很多 。
“我不是不愿意跟你聊,实在是没时间啊 。”卖对联、福字的摊主说 。但他对面的一个摊位,看上去并不算忙碌,货架上的东西已经少了很多,有些地方已经空了出来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张志国的摊位 。
这个摊位的摊主,张志国先生,是商城开业时候,就在这里开店的商户 。
他生于1967年,老家在河北承德百思特网丰宁县,一个当初挺贫穷的小村子里 。16岁那年,他到粮食收购站,接了父亲的班 。工作不闲不累,一天8小时 。干到了1989年他22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老家 。
原因不复杂,主要是因为缺钱 。当时他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一个月上班的工资才30多块钱,实在是不够花 。农村曾经的公社早已解散,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但土地太少,家里的二老足以照看这些 。
因此,村子里的年轻人出来打工,是必然的选择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天意门口,正在装车 。
当时的承德市,还没那么多打工机会,因此来北京也成了不二之选 。北京有亲人,他的大舅哥,当时在北京红桥市场做生意 。大舅哥叫他来,说北京这边用人,可以来北京发展 。
当时承德与北京之间,已经开通了长途客车 。现在三个小时的高速路程,当年走山路、国道,大客车要开8个小时,每天有一班对发车 。他乘坐着3块多钱车票的长途车,来到了北京,东直门长途汽车站 。
那辆长途车的车顶上,摆满了大小行李包 。张志国的铺盖卷儿就在上面 。来北京买?哪有钱啊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大舅哥是回承德接的他 。来北京后,将他推荐给了包工头 。1990年北京办了亚运会,那次亚运会之前,也许算得上是北京城市变化最快的时期,在北京打工的人们,大都以老乡为中心,有这种打工人员招收的关系网 。需要的时候,单位便派这些人回到家乡,招收年轻壮劳百思特网动力 。
“那时候打工,天亮就干活,天黑才收工 。哪像现在,连农民工都8小时工作制了 。”吃住都在公棚,那种帐篷,当年在北京街头常见,就是帆布一围,无冬历夏 。冬天住在里面,睡觉的时候要盖到嘴角,第二天早上,被头都被哈气成冰 。里面的电器也只有电灯,电视?“哎,1989年那会儿,我们老家还没开发,全村子的电视都数的过来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在北京的农民工、一线建设者们,就是这种居住条件 。
来到北京的农民工,当然也就不会贪图任何的舒适,不像现在,工地至少得给工人们盖个像样的简易房宿舍,电视已是必需品 。条件再好些,冬天有个电暖气,夏天有个空调,不算新鲜 。收入更高的,甚至可能直接就在外面租房,拉家带口了 。
没有休息日 。很快他当了一个小工头,体力上稍微轻松一点儿,工钱是每天2块钱,一个月60多块 。众做周知,1988年,北京乃至全国物价大涨,所以才有了1989年的事儿嘛 。但那一阵儿,北京人的收入确实也在增长,哪怕是工厂 。相比之下,一个月60块钱的收入,真真的是“农民工”阶层的苦日子 。
地安门天意|再见天意 地安门商城结束历史使命

我们可以说他们为了生活,但实际上他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